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585-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第150页

>天道绕地一周。水天之气。上下相通。而月以应水也。卫气行于肌腠之间。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 肤缓而腠理开。故以夏伤于暑。秋成 疟。以证卫气之行焉。疟者。暑邪藏于肌肤。秋时阴气外出。阴与阳 遇。寒与热争。邪正相持。而 发为疟也。风府。督脉穴。在脑后发际中。邪气客于风府。循脊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
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日作晏。此邪先客于脊背也。故卫气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开则邪气入。而 与卫气相遇。则病作。卫气日下一节。故作日晏也。盖卫气日下一节。则开其下节之腠理。邪气因开而 入。与卫气相遇。而病乃作也。伏冲者。冲脉伏行背里。为经络之海。卫气循外而下。从内而上。环 转一周。应天道也。卢良侯曰。卫气行阳行阴。应天与日之晦冥。循脊膂而下注冲脉而上。应天道之 营运于外。而复通贯于地中。卫气内注于伏冲之脉。外注于足阳明之脉。犹司天在泉。上下环转。泉在 天之下。而与地中之经水相通。
至其内搏于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日作。故次日乃蓄积而作焉。
内搏五脏者。邪留于五脏之募原。募原者。横连于脏腑之脂膜。疟邪内搏于五脏募原之间。则其 道远。其气深。不能与卫气俱行而外出。故不能日作而间日乃发也。此言卫气夜行于阴者。行于五脏募 原之间也。
黄帝曰。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入焉。其卫气日下一节。则不当风府奈何。岐伯曰。
风府无常。卫气之所应。必开其腠理。气之所舍节。则其府也。
此承上文申明卫气出于缺盆之中。其气上行。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明日日下一节矣。盖岁有 三百六十日。而气盈五日九百四十分。则一月该盈四百九十五分。是出于缺盆之第九日。行一日一夜。
正朔日之平旦。而大会于风府也。其明日日下一节。则邪与卫气亦会于下节。而大会于风府矣。盖卫气 之所应。必开其腠理。开则邪循脊膂而下入。与卫气相遇。则病乃作。故风无常府。谓卫气日下所舍之 节。则其府也。故曰常 大会于风府。常者。谓一岁之中。常十二大会于风府也。大会者。与膂脉相会。盖始于风府。其日下 所舍之节即其府也。
黄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与同类。而风常在。而疟特以时根据何也。岐伯曰。风气留其处。疟气 随经络。沉以内搏。故卫气应乃作也。帝曰善。
风乃天之阳邪。故留于表阳之分。疟乃风寒暑湿之邪。
主阴阳寒热之往来。故随经络之出入。沉以内搏。与卫气相应乃作。盖卫气随经络交相逆顺而行者也。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四时八风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
贼风邪气。因得以入乎。将必须八正虚邪。乃能伤人乎。少师答曰。不然。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不得 以时。然必因其开也。其入深。其内极病。其病患也卒暴。因其闭也。其入浅以留。其病也徐以迟。
此言邪气必因其开而入深也。四时有寒暑之往来。故八风之中人也。有寒风而有暑风。寒则皮肤 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然贼风邪气之中人也。盖因人气之虚实开阖。而入有浅深。不因 寒暑之开闭也。
黄帝曰。有寒温和适。腠理不开。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少师答曰。帝弗知邪入乎。虽平居其腠 理开闭缓急。其故常有时也。黄帝曰。可得闻乎。少师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 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 。烟垢着。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 深。至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 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腠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 病患也卒暴。
此承上文申明人气之虚实开阖。应天时之盛衰。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卫气日行于阳。
夜行于阴。应天道之开阖。日丽天而绕地一周。卫气从风府而下至 骨。注冲脉而上出缺盆。应一 月而月与天会。月乃阴魄。故月之盈亏。应水之消长。月郭满则海水西盛。月郭空则海水东盛。盖月 有盈亏。亏于西则满于东。月生于西。故从西而盛于东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 开阖者也。故卫气盛则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 。烟垢着。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 深。至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而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理 者。肌肉之纹理。乃三焦通会之处。故曰焦理。烟垢者。火土之余也。三焦主火。肌肉主土。故焦理 薄则烟垢落。谓肌肉减。腠理开。则肌腠之气。亦消散也。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患也卒 暴。夫卫气去者。去形身而内入于伏冲之脉也。二十二日。入于内。注于伏冲。其行九日。复出于缺盆。
其气上行。是每月朔旦复出于形身。复会于风府也。故八正神明论曰。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
夫月晦初苏曰朔。谓卫气至朔日始行于阳。而大会于风府也。此卫气之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者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