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之为重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
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所感阳热气多,阴寒气少,阴阳二气相逢相击,阳盛为病,
故为痹热也。平按∶遭《甲乙》作乘。)其多寒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其阳气少,阴
气盛,两气相感,故寒汗出濡。(所感阳气少,湿与寒气相感,故寒而汗濡衣湿也。平
按∶其多寒汗,《甲乙》汗下有出字,《素问》汗上无寒字。逢湿甚,《甲乙》甚作胜。
故寒汗出濡,《素问》无寒字。)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三气合而为病称痹,而有
不痛者,其故何也?)曰∶痹在骨则重,在脉则血 而不流,在筋屈不伸,在肉则不知,
在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湿则纵。黄帝曰∶善。(三气
为痹,所在有五,一人具此五者为痹。其痹不痛,此为不痛之痹。有云痹者痛者,未为解
痹者也。不知者,不觉不仁也。平按∶《甲乙》、《素问》 作凝,不知作不仁。《素
问》则急作则虫,逢湿作逢热。)
黄帝问于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随脉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愿
闻此痛之在血脉之中耶?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蓄
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愿闻其故。(夫周痹者,邪居分肉之间,
令正气循身不周,邪与周为痹,故称周痹。今帝之意,言其痹痛,循行上下,移徙往来,
无处不至,名为周痹。岐伯之意,言于此痹行于众处,可为众痹,非周痹也。间不及下
针者,痹痛之中,未及下针,其痛已移也。平按∶注循行上下别本作循形上下。)岐伯
对曰∶此众痹也,非周痹也。黄帝曰∶愿闻众痹。岐伯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
更居
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言众痹在身左右之处,更身而发,
不能周身,故曰众痹。居起,动静也。)黄帝曰∶善。刺之奈何?岐伯对曰∶刺此者,
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然众痹在身,所居不移,但痛有休发,故其痛虽止,
必须刺其痛休之处□令不起也。平按∶注令上一字原缺左方,右方剩 字,袁刻作三,
恐误,谨空一格。)黄帝曰∶善。愿闻周痹何如?岐伯对曰∶周痹者,在血脉之中,随
脉以上,循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言周痹之状,痹在血脉之中,循脉上下,
不能在其左右不移其处,但以壅其真气,使营身不周,故名周痹也。平按∶循脉以下
《灵枢》作随脉以下。)黄帝曰∶善。刺之奈何?岐伯对曰∶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
遏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后刺其下以脱之。(刺周痹之
法,观痹从上自下,当先刺向下之前,使其不得进而下也;然后刺其痹后,使气泄脱也。
有痹从下上者,准前可知也。平按∶遏《灵枢》作过,注云亦作遏;《甲乙》作通,注
云一作遏。)黄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此问周痹之所由,并问周痹名之
所起也。)岐伯对曰∶风寒湿气,客于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排分肉
而裂分也,分裂则痛,(三气以为周痹,循脉而行,至分肉之间,气聚排迫分肉,肉裂
而为痛也。平按∶《灵枢》、《甲乙》而裂分作而分裂。)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
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则如是。(痹痛引神,即神归痛,神痛不已,故热
气集而痛解,此处痛解厥已,即余处痛生,周痹休发,如是以为休起也。平按∶发下
《灵枢》、《甲乙》重一发
字。注痛生,袁刻痛误作病。)黄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
此内不在脏,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以下解
周痹名也。平按∶《灵枢》、《甲乙》外上有而字。命曰《甲乙》作名曰。)故刺痹者,
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六经,三阴三阳也。切循痹病之下六经虚实,一也。
平按∶下之六经《甲乙》作上下之大经。)及大络之血而结不通,(切循十五大络,知
其通塞,二也。平按∶《灵枢》、《甲乙》而结不通作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
调之,熨而通其 紧,转引而行之。黄帝曰∶善。余以得其意矣,又得其事也。(又循
其脉,知其虚陷者,三也。然后设以熨法,用微熨之,令其调适,又以导引 紧,转引令
其气行,方始刺之,此为疗 之要也,紧急 牵令缓也。平按∶《灵枢》、《甲乙》调
上有而字,通下有之字。 紧《灵枢》作 坚,《甲乙》紧下有者字。)人九者,经络
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得其事者,谓得之人法于九野,经络阴阳之病也。平按∶
《灵枢》九上无人字。)
问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也,浓衣不能温也,然不冻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