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584-黄帝内经太素-第194页

也。平 按∶《素问》、《甲乙》瘦上无变字。)风气与巨阳俱入,行诸脉输,散于分理间,冲 气淫邪,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贲 而有伤,卫气有所 而不行,故其肉 有不仁。(以下言疠病也。巨阳,足太阳也。风气之邪与足太阳,二气俱入十二经脉输穴 之中,又散于分肉腠理之间,其与太阳俱入于输,冲上来者,淫邪之气,与卫气相干,
致令卫气涩而不行,故肌肉贲起,腹胀有所伤也。以卫气凝聚不行,故肉不仁也。 ,
义当凝也。平按∶《素问》、《甲乙》巨阳作太阳,输作俞,分理作分肉,冲气淫邪,
《素问》无此四字,《甲乙》作卫气悍邪时五字。贲 《甲乙》作 胀,《素问》作愤 。伤《素问》、《甲乙》均作疡。
《素问》、《甲乙》作凝。)疠者,营气热 ,其气不精,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也,
皮肤伤溃,风寒客于脉不去,名曰疠风,( ,腐也。太阳与卫气在营血之中,故浊而 热于胸腹。上冲于鼻,故鼻鼽骨坏。其气散于皮肤,故皮肤溃烂。以其邪风寒气客脉,
留而不去为病,称曰疠风。疠,力誓反。平按∶营气《素问》、《甲乙》作有荣气。
《甲乙》作浮。不精《素问》、《甲乙》作不清。伤溃《素问》、《甲乙》作疡溃。)
或名曰寒热。(言前疠风,或名寒热之病也。)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 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 邪者为肾风。(春甲乙者,木王时也。木王盛时,冲上风来,名曰邪风。木盛近衰,故 冲上邪风来伤于肝,故曰肝风。余皆仿此。平按∶戊己伤于邪,《甲乙》邪作风。庚辛 中于邪,及壬癸中于邪,《甲乙》均作伤于风。)风气中五脏六腑之输,亦为脏腑之风,
(脏腑输者,当是背输。近伤脏腑之输,故曰脏腑之风也。平按∶《素问》风下无气字。
输《素问》、《甲乙》作俞。)各入其门户之中,则为偏风。(门户,空穴也。邪气所 中之处,即偏为病,故名偏风也。平按∶之中《素问》作所中,《甲乙》作风之所中。)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府,在项入发际一寸,督脉阳维之会,近太阳入脑出 处。风邪循脉入脑,故名脑病也。)风入系头,则为目风。(邪气入于目,系在头,故 为目风也。平按∶《甲乙》入上无风字。系《素问》作 。)眠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
(因饮酒寒眠,腠开中漏汗,故为漏风。有本,目风眼寒也。平按∶眠寒《素问》、
《甲乙》作眼寒,属上节。)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入房用力汗出,中风内伤,
故曰内风也。)新沐中风,则为首风。(新沐发已,头上垢落,腠开得风,故曰首风也。)
久风入中,
则为肠风飧泄。(皮肤受风日久,传入肠胃之中泄痢,故曰肠风。)外在腠理,则为泄 风。(风在腠理之中,泄汗不止,故曰泄风也。)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为他病 也无常方,然故有风气也。(百病因风而生,故为长也。以因于风,变为万病,非唯一 途,故风气以为病长也。平按∶《素问》、《甲乙》化下有乃字。故《素问》作致,新 校正云∶“全元起本及《甲乙经》致字作故攻。”今本《甲乙》仍作故,下无攻字。)
<目录>卷第二十八·风<篇名>诸风状论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甲乙》,卷第同前。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其诊,及其病能。(诊者,既见其状,因知所由,故曰诊也。
昼间暮甚等,即为状也。咳短气等,即为病能也。平按∶《素问》无“黄、问于岐伯”
五字,曰下有“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十字。注既见,既字袁刻脱。)岐伯曰∶肺风 之状,多汗恶风,色 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瘥,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
普幸反,白色薄也。肺风病能凡有七别∶一曰多汗;二曰恶风;三曰色白,谓面色白薄 也;四曰嗽咳;五曰短气;六曰昼间暮甚,以肺主太阴,故暮甚也;七曰诊五色各见其 部,薄泽者,五脏风之候也。白,肺色也。)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喜怒,赫者 赤色,痛甚则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心风状能有七∶一曰多汗;二曰恶风;三曰 焦绝,焦,热也,绝,不通也,言热不通也;四曰喜怒;五曰面赤色;六曰痛甚不安;
七曰所部色见,口为心部也。平按∶喜《素问》、《甲乙》作善,下同。《素问》赫作 ,下无者字。痛《素问》、
《甲乙》作病。则不可快《甲乙》作则言不快,《素问》作则言不可快。)肝风之状,
多汗恶风,喜悲色微苍,嗌干喜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肝风状能有八∶ 一曰多汗,二曰恶风,三曰喜悲,四曰面色微青,五曰咽干,六曰喜怒,七曰时憎女子,
八曰所部色见也。)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
诊在鼻上,其色黄。(脾风状能有七∶一曰多汗;二曰恶风;三曰身体怠惰;谓除头四 肢为身体也;四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