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565-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第3页

曰∶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矢白散主之。
刘守真曰∶转反戾也,热烁于筋,则挛螈而痛。或以为寒客于筋者误也。盖寒主收引,然止 为厥逆禁固,屈伸不利,安得为转也。所谓转者,动也。阳动阴静,热证明矣。夫转筋者,
多由热甚,霍乱吐利所致。以脾胃土衰,则肝木自盛,而热烁于筋,故转筋也。夫发渴则为热,凡 霍乱转筋而不渴者,未之有也。
尤拙吾曰∶肝主筋,上应风木,肝病生风,则为转筋。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经云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也。转筋入腹者,脾土虚而肝木乘之也。鸡为木畜,其矢微寒,而能 祛风湿以利脾气,故取以治是病焉。
张石顽曰∶呕吐泄泻者,湿土之变也,转筋者,风木之变也。
湿土为风木所克,则为霍乱转筋,平胃散加木瓜主之。有一毫口渴,即是伏热。凡术、附、
姜、桂,种种燥热之药,误服即死,虽五苓散之桂,亦宜慎用。雄案∶张氏此言,可谓先获 我心矣。盖仲圣虽立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之法,然上文有头痛恶寒之表证,仍是伤寒之 霍乱,故用两解之法,其虽兼表证而非风寒之邪,或本无表证而热甚口渴者,岂可拘泥成法 ,不知变通,而徒藉圣人为口实哉。(透彻古人用法之意,是真读书人语。定州,杨照 藜识)
薛一瓢曰∶风自火生,火随风转,乘入阳明则呕,贼及太阴则泻,是名霍乱。窜 入筋中则挛急,流入脉络则反张,是名痉。故余曰,痉与霍乱,同出一源,但痉证多厥,霍 乱少厥。盖痉证风火闭郁,郁则逆势愈横,不免逼乱神明,故多厥。霍乱风火外泄,泄则邪 势外宣,不至循经而走,故少厥。此痉与霍乱之分别也。然痉证邪滞三焦,三焦乃火化,风 得火而愈扇,则逼入膻中而暴厥。霍乱邪走脾胃,脾胃乃湿化,邪由湿而停留,则淫及诸经 而拘挛,火郁则厥,火窜则挛,又痉与厥之遗祸也。痉之挛急,乃湿热生风,霍乱之转筋,乃 风来胜湿。(木克土也)痉则由经及脏而厥,霍乱则由脏及经而挛,总 由湿热与风 痉厥。
厥而不返者死。胃液干枯 ,火邪盘踞也。转筋入腹者死。胃液内涸,风邪独劲也。然 则胃中津液所关,顾不钜哉。厥证用辛开,泄胸中无形之邪也。干霍乱用探吐,泄胃中有形 之滞也。然泄邪而胃液不上升者,热邪益炽。探吐而胃液不四布者,风邪更张。终成死候,不 可不知。
雄案∶霍乱湿多热少,道其常也,至于转筋,已风自火出,而有胜湿夺津之势矣。余自髫年 ,
必剧。自夏末秋初而起,直至立冬后始息。夫彤彤徂暑,湿自何来?
只缘今人蕴湿者多,暑邪易于深伏,迨一朝卒发,渐至 阖户沿村,风行似疫,医者不知原委,理中、四逆,随手乱投,殊可叹也!余每治愈此证,必 询其人。曰∶岂未病之先,毫无所苦耶。或曰∶病前数日,手足心如烙。或曰∶未病之前 ,睹物皆红如火。噫!岂非暑热内伏,欲发而先露其机哉。智者苟能早为曲突徙薪之计,何至燎原 莫救乎?以胃液之存亡,决病情之生死,尤为精识;昧者肆行燥烈,助虐烁津,徒读父书,
可为痛哭。(道光元年,直省此证大作,一觉转筋即死。京师至棺木卖尽,以席裹身 而葬,卒未有识为何证者,俗传食西瓜者即死,故西瓜贱甚。余时年十一,
辄与同学人日日饱啖之,卒无恙。今读此论,则医学之陋,不独今日为然也 。素园杨照藜识)
(杨氏之论极是。余于是年亦日食西瓜,而阖家无染病者,即其验也。然是年霍乱,间有误 食西瓜而死者,为友人董铸范所亲见。盖宜服香薷之证,误信乩坛之 语,以致寒凉遏抑而毙也,是亦不可不知。故处方论治,非辨证不可。本论第二篇治法、西 瓜汁证法,有汗频二字最的。乌程汪曰桢谢城。)
王清任曰∶道光元年,病吐泻转筋者数省,都中尤甚,伤人过多。贫不能埋葬 者,国家发帑施棺,月余间,费数十万金。彼时医工,或云阴寒,或云火毒。余谓不分男、
妇、老、少,众人同病,即疫也(卓识名言)。或曰∶既是疫,何以芩、连、姜、
附 而得愈者,试看所流之血,尽是紫黑。岂不是疫火之毒,深入于营分哉?以疫邪自口鼻,由气管 达 名曰津门,津门上有一管,名曰津管,是由胃出精汁水液之道路。)水不得出,故上吐下 泻。初得病时,宜即用针刺尺泽穴,出紫黑血,则毒瓦斯外泄矣。盖人身气管,周身贯通,血 管周身亦贯通,尺泽左右四五根血管,刺之皆出血,皆可愈。尺泽上下刺之,亦可愈。一面 针刺,一面以解毒活血之药治之。
雄案∶王氏亲见脏腑而善针法,所论皆凿凿可信,非悬揣虚拟可比。
虽用药非其所长,而以解毒活血四字为纲,亦具有卓见。
《补亡论》曰∶《灵枢》五乱之证,惟乱于肠胃一证,名霍乱,故作吐利。其余四证,皆不 作吐利,只谓之乱气。昔柳州之疾,盖乱气干心之证,非霍乱也。
谓为干霍乱者虽谬,然尚不失为五乱之一,今则无复知乱气之名矣。
《治法汇》曰∶干霍乱,俗名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