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557-金针秘传-第43页

∶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头取之,任脉气所发。治胸皮满痛,喉痹咽肿,水浆不下。
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3.华盖∶一穴,在璇玑下一寸陷中,仰头取之,任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痛引胸中,咳逆上气,
喘不能言。可灸五壮,
针入三分。
4.紫宫∶一穴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头取之,任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胸膺骨疼,饮食不下,
呕逆上气,烦心。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5.玉堂∶一穴在紫宫下一寸六分陷中,一名玉英,任脉气所 发。治胸满不得喘息,胸膺骨疼,呕吐寒痰,上气,烦心。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6.膻中∶一穴,一作 ,一名元儿。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中,仰卧取之,任脉气所发。
治肺气咳嗽上喘,唾脓,不得下食,胸中如塞。可灸七七壮。今附∶疗膈气,呕吐涎 沫,妇人乳汁少。其穴禁不可针,不幸令人夭折。慎猪、鱼、酒、面物等。
7.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任脉气所发。治胸胁 支满,噎塞,食饮不下,呕吐食还出。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目录>十二、侧颈项膺侧腋各部各经穴主治病症<篇名>(三)膺部第二行属性:(左右凡一十二穴)
1. 府∶二穴在巨骨下,璇玑傍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足 少阴脉气所发。治咳逆上喘,呕吐胸满,不得饮食。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2.或中∶二穴在 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咳逆喘不能食饮。
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3.神藏∶二穴在或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咳逆喘不得息,呕吐 胸满不嗜食。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4.灵墟∶二穴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 气所发。治胸胁支满,痛引胸不得息,咳逆呕吐,胸满不嗜食。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5.神封∶二穴在灵墟下一寸六分,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治胸满不得息,咳逆,乳痈,洒淅 恶寒。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6.步郎∶二穴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 气所发。治胸胁支满,鼻塞不通,呼吸少气,喘息,不得举臂。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目录>十二、侧颈项膺侧腋各部各经穴主治病症<篇名>(四)膺部第三行属性:(左右凡一十二穴)
1.气户∶二穴在巨骨下, 府两傍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
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喘逆上气,胸背急不得息,不知食味。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2.库房∶二穴在气户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阳明脉 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咳逆上气,多唾浊沫脓血。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3.屋翳∶二穴在库房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阳明脉 气所发。治咳逆上气,呼吸多唾浊沫脓血,身体肿,皮肤痛不可近衣,淫泺,螈 ,不仁。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4.膺窗∶二穴在屋翳下一寸六分,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胸满短气,唇肿,乳痈,
寒热,卧不安。可灸五壮,针入四分。
5.乳中∶二穴当乳,是足阳明脉气所发。禁不可灸,灸不幸 生蚀疮,疮中有清汁脓血可治;疮中有 肉若蚀疮者死。微刺三分。
6.乳根∶二穴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阳明脉气 所发。治胸下满痛,臂肿,乳痈,凄惨寒热,痛不可按抑。可 灸五壮,针入三分。
<目录>十二、侧颈项膺侧腋各部各经穴主治病症<篇名>(五)膺部第四行属性:(左右凡一十二穴)
1.云门∶二穴在巨骨下,侠气户傍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手太阴脉气所发。治喉痹,胸中烦满,
气上冲心,咳喘不得息,胸胁短气,肩痛不得举臂。《甲乙经》云∶可灸五壮,针入 三分,刺深使人气逆,故不宜深刺。
2.中府∶二穴肺之募,一名膺中 。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足太阴之会。治肺系急,
胸中痛悚悚,胆热,呕逆上气,咳唾浊涕,肩背痛风,汗出腹胀,食不下,喉痹,肩 息,肤骨痛,寒热。针入三分,留五呼,可灸五壮。
3.周荣∶二穴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 气所发。治胸胁支满,不得俯仰,饮食不下,咳唾稠脓,针入四分。
4.胸乡∶二穴在周荣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引胸背痛,卧不得 转侧。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5.天溪∶二穴在胸乡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治胸中满痛,乳肿贲膺,咳逆上 气,喉中作声。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6.食窦∶二穴在天溪下一寸六分,举臂取之,足太阴脉气所 发。治胸胁支满,膈间雷鸣, 陆 陆,常有小声。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目录>十二、侧颈项膺侧腋各部各经穴主治病症<篇名>(六)侧腋部属性:(左右凡八穴)
1.渊腋∶二穴在腋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得之,治胸满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