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表邪虽退。内饮未消。拒格胸间。心
火不得下达。反刑肺金。则多唾口燥。犹如肺痿之类也。但饮为阴邪。而内僻则阳气衰微。故寸脉沉。下焦
阳微。故尺脉微。而手足厥逆。因服青龙散剂。扰乱下焦。虚阳即随冲任之脉。厥而上行。故气从小腹上冲胸
咽。至于手足痹而不用。真阳以挟胃热上冲。其面翕热如醉状。冲气复反下流阴股。不归肾间
而行决渎。故小便难。冲气往返。扰动胸中留饮。则时复冒。故易桂苓。以逐冲气归源。五味收敛肺气之逆。
甘草安和脾胃。不使虚阳上浮。此乃救逆之变方也。
〔徐〕不堪发散动其气冲。以致肺燥。如痿而多唾。唾者
其痰薄如唾也。又口燥。燥者觉口干。非渴也。下流阴股。谓浮于面之阳。旋复在两股之阴。作热气也。
\x桂苓五味甘草汤方\x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千金用二两外台用一两) 甘草(炙三两○千金二
两)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外台云。
以千金校之。亦脱此方。今于仲景方录附之。案今千金。载此方。可疑。)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尤〕服前汤已。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下焦冲逆之气既伏。而肺中伏匿之寒饮续出也。故去
桂枝之辛而导气。加干姜细辛之辛而入肺者。合茯苓五味甘草。消饮驱寒。以
泄满止咳也。
案成无己云。桂枝泄奔豚。故桂枝加桂汤。用五两。以主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者。今冲气即低。乃
桂之功着矣。故去之。沈氏金鉴并云。枝走表。故去之。非。
\x苓甘五味姜辛汤方\x
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服字。根据俞本补。)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
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沈〕此支饮内蓄。而复发也。咳满即止。肺之风寒已去。而更发渴。冲气复发者。饮滞外邪。留于
胸膈未除也。即以细辛干姜热药推之。若无痰饮内蓄。而服细辛干姜热药。助其燥热。应当遂渴。而渴反止
者。是内饮上溢喉间。浸润燥热。故不作渴。但阻胸中阳气。反逆上行而冒。然冒家阳气上逆。饮亦随之
而上。故冒者必呕。呕者于前去桂茯苓五味甘草汤。复内半夏。消去其水。呕即止矣。
〔尤〕所以治渴
而冲气动者。惜未之及也。约而言之。冲气为麻黄所发者。治之如桂苓五味甘草。从其气而导之矣。其为姜
辛所发者。则宜甘淡咸寒。益其阴以引之。亦自然之道也。若更用桂枝。
必捍格不下。即下亦必复冲。所以然者。伤其阴故也。
\x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方\x
茯苓(四两) 甘草 细辛 干姜(各二两○千金同外台作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服字。根据俞本补。)
案金鉴。去甘草。名苓桂五味甘草去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未详所据。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
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徐〕形肿。谓身肿也。肺气已虚。不能遍布。则滞而肿。故以杏仁利之。气不滞则肿自消也。其证应
内麻黄者。水肿篇云。无水虚肿者。谓之气水。发其汗则已。发汗宜麻黄也。以其人遂痹。即前手足痹也。
逆而内之。谓误用麻黄。则阴阳俱虚而厥。然厥之意尚未明。故曰所以必厥者。以其人因血虚不能附气。故气
行涩而痹。更以麻黄汤药。发泄其阳气。则亡血复汗。温气去而寒气多。焉得不厥。正如新产
亡血复汗。血虚而厥也。
\x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x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
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服字。根据俞本补。)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外台醉下。有状字。)
〔徐〕面属阳明。胃气盛则面热如醉。是胃气之热上熏之也。既不因酒而如醉。其热势不可当。故加大
黄以利之。虽有姜辛之热。各自为功而无妨矣。
〔尤〕与冲气上逆。其面翕热如醉者不同。冲气上行者。病属
下焦。阴中之阳。故以酸温止之。此属中焦。阳明之阳。故以苦寒下之。
\x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x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