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微。脾阳垂绝。濡而兼细。脾阴将涸。

  【秀按】濡作软读。其脉虚软少力。应指柔细。轻按浮软。重按小弱。为脾经湿滞。胃气未充之象。但气虽不充。血犹未败。不过含一种软滞之象。轻手乍来。按之却窒滞不来。重手乍去。举之却窒滞不去耳。以脉参证。湿重而气滞者。当以芳淡化湿为君。佐调气以导滞。湿着而气虚者。当以温补中气为君。佐香燥以化湿。

  亦不得一见濡脉。恣用峻补峻温也。惟濡而微。急宜峻温。濡而细。急宜峻补。

  少阴脉细。甚则兼微。细主阴虚。微主阳虚。寸细而浮。心阴虚竭。尺细而沉。肾阴涸极。细而兼数。阴虚火亢。细而兼弦。水亏木旺。细而兼涩。阴枯阳结。细而兼微。阴竭阳脱。沉细欲绝。亡阴在即。沉微欲绝。亡阳顷刻。

  【秀按】张长沙以脉微细为少阴主脉。微主阳气衰弱而言。细主阴血虚极而言。微者薄也。微薄如纸。指下隐然。属阳气虚。细者小也。细小如发。指下显然。属阴血虚。盖卫行脉外。阳气虚。则约乎外者怯。脉故薄而微。故少阴脉微欲绝。仲景用通脉四逆汤主治。营行脉中。阴血虚。则实其中者少。脉故小而细。故厥阴脉细欲绝。仲景用当归四逆汤主治。一主回阳。一主救阴。两脉阴阳各异。最宜细辨。若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及病热脉细。神昏不能自持。皆脉不应病之危候。

  厥阴脉涩。涩主阴虚化燥。初病右涩。湿滞血结。久病左涩。血虚精极。右寸浮涩。上燥主气。左关尺涩。下燥主血。两寸弦涩。心痛亡血。两关弦涩。络中瘀结。两尺涩弱。阴阳并竭。举之浮涩。按之数盛。阴虚伏热。举之浮大。

  按之反涩。阳盛挟积。

  【秀按】涩脉往来涩滞。轻刀刮竹。如雨沾沙。俱极形似。良由血虚液燥。不能濡润经脉。脉道阻滞。所以涩滞不利也。凡物少雨露滋培。势必干涩。人少血液灌溉。亦必干涩。故以涩脉属阴虚化燥之病。此惟三阳经邪热。传入厥阴经为然。若初病见涩数模糊。多属痰食胶固。或浮涩数盛。亦有雾伤皮腠。湿流关节之候。兼有伤寒阳明腑实。不大便而脉涩。温病大热而脉涩。吐下微喘而脉涩。水肿腹大而脉涩。消瘅大渴而脉涩。痰证喘满而脉涩。妇人怀孕而脉涩。皆脉证相反之候。故前哲有舍脉从证。舍证从脉之名论。

  第一章・伤寒要义

  第五节・六经舌苔

  太阳表证初起。舌多无苔而润。即有亦微白而薄。甚或苔色淡白。惟素多痰湿者。苔多白滑。舌色淡红。素禀血热者。苔虽微白。舌色反红。若传入本腑。膀胱蓄溺。苔多纯白而浓。却不干糙。膀胱蓄热。苔多白兼微黄。薄而润滑。

  【秀按】太阳气化主水。而性本寒。寒为阴邪。白为凉象。故苔色多白。白润白薄。是其本象。若白滑者。

  风寒兼湿也。白滑而腻者。风寒兼湿夹痰也。或薄或浓者。视其痰湿之多少也。惟苔色淡白。白而嫩滑。素体虚寒也。

  【廉勘】苔色白而薄者。寒邪在表。固已。然必白浮滑薄。其苔刮去即还者。太阳经表受寒邪也。若全舌白苔。浮涨浮腻。渐积而干。微浓而刮不脱者。寒邪欲化火也。如初起白薄而燥刺者。温病因感寒而发。肺津已伤也。内薄而粘腻者。湿邪在于气分也。故同一苔色薄白。一主寒邪在表。一主气郁不舒。一主肺津受伤。

  少阳主半表半里。偏于半表者。舌多苔色白滑。或舌尖苔白。或单边白。或两边白。偏于半里者。舌多红而苔白。间现杂色。或尖白中红。或边白中红。或尖红中白。或尖白根黑。或尖白根灰。若白苔多而滑。黄灰苔少者。半表证多。

  红舌多而白苔少。或杂黄色灰色者。半里证多。如边白滑润。虽中心黄黑。仍属半表半里。惟白苔粗如积粉。两边色红或紫者。温疫伏于膜原也。苔白如咸者。膜原伏有浊秽也。

  【秀按】手少阳经。外主腠理。内主三焦膜原。故《伤寒论》曰。胸中有寒。丹田有热。舌上苔白者。不可攻之。

  盖胸中即上焦。丹田即下焦。若有苔白而滑腻及滑浓者。寒饮积聚膈上。伏热积于下焦。但宜苦辛和解。不可纯攻其里也。故尖白根黄。或根黑。或中黄。或半边苔灰。半边苔白。皆半表半里证。但看白色之多少。白色多者。表邪尚多。宜和解兼表。张氏柴胡桂姜汤。俞氏柴胡枳桔汤。皆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则津津自汗而解。若黄黑灰多。或生芒刺。或黑点干裂。苔色虽白。纵表邪未尽。而里热已结。急宜和解兼下。

  张氏大柴胡汤。俞氏柴胡陷胸汤。正为此设。使其邪从下泄也。若足少阳经。纯乎胆火用事。舌多鲜红。即白中带红。亦多起刺。急宜和解兼清。俞氏柴胡白虎汤。俞氏蒿芩清胆汤。皆清相火而泄胆热也。

  【廉勘】凡寒邪已离太阳之表。未入阳明之里。正手少阳经也。故谓之半表半里。故凡白苔浮滑而带腻带涨。刮之有净有不净者。乃寒邪已传手少阳经。正半表半里之部分也。故俞氏柴胡枳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