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建中汤和之。此皆不从证治。以其脉虚也,一病而治各不同。或愈或不愈者。良由不明受病之故。尝考内经多有同一见证。而所受之经各别。所见之脉迥殊。其可执一例治乎。况医有工拙。病有标本。假令正气有权之人。无论治本治标。

  但得药力开发病气。元神自复。若正气本虚之人。反现假证假脉。而与苦寒伐根之药。变证莫测矣。故凡治邪气炎威。正气骤脱之病。制方宜猛。盖暴邪势在急追。骤虚法当峻补。若虚邪久淹。羸弱久困之病。不但制方宜缓。稍关物议之味。咸须远之。是以巨室贵显之家。一有危疑之证。则遍邀名下相商。补泻杂陈之际。不可独出己见。而违众处方。即不获已。亦须平淡为主。倘病在危逆。慎勿贪功奏技。以招铄金之谤也。

  ○问十二则

  问内经脉有阴阳说

  客问内经阴阳别论所言。二阳之病发心脾。三阳为病发寒热。一阳发病少气诸例。俱论脉法之阴阳。王太仆误作经脉注解。观其提纲。悉从脉有阴阳一句而来。次言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即仲景大浮数动滑为阳。以五脏之脉。各有大浮数动滑。是为五五二十五阳也。不言五五二十五阴者。先言知阳者知阴。则沉涩弱弦微之阴。可不言而喻也。答曰。读书虽要认定提纲。一气贯彻。然中间转折。尤宜活看。不可执着。盖脉有阴阳句。岐伯原是答黄帝人有四经十二从等问。所言凡阳有五。

  五五二十五阳。是言五脏之阳气。应时鼓动于脉。五五相乘。为二十五阳。与玉机真藏之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异名同类。夫脉法之阴阳。原不离乎经脉之阴阳。况下文所言。三阳在头。三阴在手。得非明言经脉阴阳之确据乎。若以脉有阴阳。为通篇之提纲。皆附会于脉。未免支离牵强。殊失先圣立言之旨矣。曷知阴阳别论。原从阴阳应象。阴阳离合。鱼贯而下。皆论经脉之阴阳。又为提纲中之挈领。可不体会其全。妄讥先辈乎。

  ○问十二则

  问高章纲卑损诸脉

  旅泊苕溪。偶检嘉言先生仲景脉法解。坐有同人谓石顽曰。夫脉之显著共闻者。尚且指下难明。况乎险奥幽微。人所共昧。如高章纲 卑损之脉。既非恒有之象。何长沙博采古训。以眩耳目。

  喻子曲为释辞。以夸博识乎。答曰。此古圣至微至显之的诀。不能晦藏于密。一时为之阐发。岂故为诡异以欺后世耶。其所谓纲者。诸邪有余之纲领。损者。诸虚积渐之损伤。恐人难于领悟。乃以高章 卑四字。体贴营卫之盛衰。虽六者并举。而其所主。实在纲损二脉也。以其辞简义深。末由窥测。喻子独出内照。发明其义。

  惜乎但知高章为高章取象。 卑为 卑措辞。不知高章为纲脉之纪。 卑为损脉之基耳。盖高者。自尺内上溢于寸。指下涌涌。既浮且大。而按之不衰。以卫出下焦。行胃上○。至手太阴。故寸○盛满。因以高字名之。

  章者。自筋骨外显于关。应指 。既动且滑。而按之益坚。以营出中焦。亦并胃○而出上焦。故寸关实满。

  因以章字目之。纲者。高章兼该之象。故为相搏。搏则邪正交攻。脉来数盛。直以纲字揭之。 者。寸○微滑。而按之软弱。举指瞥瞥。似数而仍力微。以卫气主表。表虚不能胜邪。故有似乎心中怵惕之状。因以 字喻之。卑者。诸脉皆不应指。常兼沉涩之形。而按之隐隐。似伏而且涩难。以营气主里。里虚则阳气不振。故脉不显。有似外家婢之卑屑不能自主。故以卑字譬之。损者。 卑交参之谓。故为相搏。搏则邪正俱殆。脉转衰微。直以损字呼之。而损脉之下。复有迟缓沉三者。言阿阿徐缓。而按之沉实。为营卫俱和。阴阳相抱之象。不过借此以显高章等脉。大都高章纲 卑损之脉。皆从六残贼来。其浮滑之脉。气多上升而至于高。弦紧之脉。

  邪必外盛而至于章。沉涩之脉。阳常内陷而至于卑。非阴寒脉沉。不传他经之比。凡此六者。能为诸脉作病。

  故谓残贼。纵邪气盛满。而汗下克削太过。皆能致虚。虚则脉来 。按之力微。逮所必至。至于高章相搏。

  未有不数盛者。 卑相搏。未有不弦劲者。所以沉伏之中。尺内时见弦细搏指。则为损脉来至。必难治也。详高 之脉。往往见于寸○。章脉每多显于趺阳。卑脉恒于少阴见之。然 卑之脉。寸○趺阳未尝不有也。高章之脉。尺内少阴。从未一见耳。观后寸○趺阳少阴诸条。皆言高章 卑之病。其阴阳死生之大端。端不出大浮数动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之总纲。以其非专言伤寒脉法。故长沙另辑平脉法篇。隶诸辨脉法下。由是余昔诠释缵论。略未之及。兹因同人下问。不觉为之饶舌。

  ○问十二则

  问辨声色法

  或问医以声色之辨。为神圣妙用。而审切反居其次。何也。答曰。夫色者神之华。声者气之发。神气为生阳之征验。在诊察之际。不待问而阴阳虚实之机。先见于耳目间矣。予于伤寒绪论。言之颇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