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按】水谷不化之“化”字,当是“入”字,若是“化”字,是能食也,何名曰格?食不得入,当是不得
小便,若有小便,是水道通也,何名曰关?必是传写之误。
【注】前论以浮沉、尺寸候关格,此以趺阳候关格之诊法也。趺阳者,胃脉也。脉伏而涩,伏则尺寸之阴
阳停升降也,涩则三焦之元气不流通也。不升降流通,故上则吐逆,下则不得小便,病名曰关格也。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注】趺阳之脉以候脾胃,脉当和缓,今反滑而紧者,以滑为胃气实,紧为脾气强,滑紧并见,如持实以
击强,故主急痛,痛还自伤脾胃也。以手把刃而成疮者,犹之操刃自割,而贻其害也。
【集注】方有执曰∶滑为食,故在胃,则主谷气实。紧为寒,故在脾,则主邪气强。持实击强,言胃实脾
强,两相搏击而为病。譬如以手把刃而自伤,盖谓非由脏腑而传变也。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注】胃脉沉而数,沉主里,数主热,沉数为里实热,则能消谷。凡里病得此脉者,皆易治也。若不沉数
而沉紧,沉紧为里寒,则为残伤胃气之诊,故曰难治也。
【集注】方有执曰∶沉以候里,故在脾胃为土实,谷气实也。数为热,阳也;紧为寒,阴也。言趺阳主脾
胃,脾胃主谷,谷气实。若脉见数而阳热胜,阳能化谷,虽病不足为害;若脉得紧而阴寒胜,阴不化谷,故为
难治。
程知曰∶言趺阳沉数为消谷之病也。沉为实,沉主里也;数消谷,数为热也。紧盛为邪胜,故为难治也。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注】下利者,不论寒热皆中虚之病,故脉宜小宜缓,为病脉相宜,则易治也。今趺阳胃脉大而紧,为病
虚脉实,则不相宜,故为难治也。
【集注】成无己曰∶大为虚,紧为寒,胃中虚寒,当即下利。下利脉亦微小,今反大紧,邪盛也,故曰难
治。经曰∶下利脉大者,为未止。
张璐曰∶趺阳脉紧,为寒邪伤胃,故必下利。下利脉大为邪盛,故难治也。
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注】脉见浮微而沉紧,虚寒之诊也。趺阳胃脉似有似无为阳虚,重按似紧为中寒,胃阳虚寒则气短矣。
紧脉主痛而不痛者,以紧兼微,虽紧不劲,故不痛也。
【集注】程知曰∶言趺阳微紧,则中气虚寒,为短气之证也。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注】趺阳脉伏不出,则中焦阳虚,脾胃不能上下输布,卫气不得,故病通身肤冷而硬也。
【集注】程知曰∶身冷者卫气不温也,肤
硬者营血不濡也。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
【注】胃脉浮芤,浮者胃脉衰,芤者营气伤。卫气衰,故身体瘦也;营气伤,故肌肉甲错也。浮芤相搏,
日久而宗气衰微,生气少矣。四属断绝,谓皮、肉、脂、髓四者俱竭,故一身枯瘦失滋养矣。
【集注】程应旄曰∶卫以营为根,营以卫为护,而营卫之统于宗气者,又以趺阳胃为根也。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
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按】阴肿大而虚之“虚”字,当是“痛”字。细玩可知。
【注】外感,六脉浮紧,寒气在外,故骨节烦痛;内伤,胃脉浮紧,寒气在内,故腹满绞痛。寒气相搏,
肠鸣而转,转则膈中寒气下趋洞泄也。若少阴脉浮不出,则下焦阳虚,寒气聚于阴器,不得发泄,故病疝阴肿
大而痛也。
【集注】方有执曰∶趺阳之土败,而少阴所以无制也。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注】此少阴负趺阳大旨。盖少阴肾属水,趺阳胃属土,杂病恶土克水,而伤寒少阴病,惟恐土不能制
水,水一泛溢,则呕吐、下利,无所不至。若趺阳脉和,胃土有权,则水有制,而少阴负则为顺矣。顺者,土
不为水侮也。
【集注】方有执曰∶万物资生于土,而百骸藉养于胃,水土平成,物阜人安,非天下之至顺乎?古今谓趺
阳有脉者不死,有以哉!
汪琥曰∶趺阳脉,《图经》原名冲阳脉,在足跗中指端,上行五寸,去陷谷穴三寸,足阳明脉之所过也,
为原,故一名会原,诊法病重者切之以决死生。伤寒以胃气为本,趺阳之脉不衰,知胃气尚在,病虽危犹可治也。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注】少阴脉弱而涩,弱者肾阴虚,故微烦也;涩者脉道滞,故肢冷也。
【集注】方有执曰∶弱为虚损不足脉,阴虚生内热,所以烦,然属虚烦,故虽烦亦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