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按】发汗病不解之“不”字,当是衍文。盖发汗病不解,则当恶寒,今曰反恶寒者,正
所谓病解之义也。病解恶寒,始谓之虚。
【注】伤寒,发汗病不解,则当恶寒,非表虚也,是表邪犹在不解,仍当汗也。今发
汗汗出,病已解,不当恶寒矣。反恶寒者,非表邪也,乃阳虚不能卫外所致,故以芍药甘
草附子汤主之。盖用附子以扶阳,芍药以补阴,甘草佐附、芍补阴阳而调营卫也。
【集注】方有执曰∶未汗而恶寒,邪盛而表实;已汗而恶寒,邪退而表虚。汗出之后,
大邪退散,荣气衰微,卫气疏慢,而但恶寒,故曰虚。
\x芍药甘草附子汤方\x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以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
【集解】程应旄曰∶伤寒发汗一法,原为去寒而设,若表已解,较前反恶寒者,非复
表邪可知。缘汗外泄而表遂虚,故主之以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得桂枝则发表,得附子
则补表,甘草和中从阴分,敛戢其阳,阳回而虚者不虚矣。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注】伤寒发汗,汗出病解,必不恶寒,亦不恶热,始可为愈。若发汗后恶寒者,是
阳虚也,宜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今发汗后不恶寒,但恶热,则是胃实也,故与调胃
承气汤泻热以和胃也。
【集注】方有执曰∶发汗后不恶寒,其人表气强也。但热、亡津液而胃中干,故曰实
也。当和胃气,以干在胃而实也。故曰与调胃承气汤所以泻实,而甘草则有泻中调和之义。
程知曰∶汗后恶寒,则为荣卫俱虚;汗后不恶寒但发热,则为津干胃实,故有调胃
通津之法。然曰当、曰与,则似深有酌量而不肯妄下,以重虚其津者。
\x调胃承气汤方\x(见阳明篇)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注】脉浮紧者,寒伤荣之脉也;身痛者,寒伤荣之证也。脉证皆表实邪,则当发汗,宜
麻黄汤。设若寸关脉浮紧,惟尺中迟者,则又不可发汗。何也?以其人平素荣气不足血
少故也。由此可知,脉阴阳不俱紧,不可轻汗也。
【集注】方有执曰∶尺以候阴,迟为不足,荣主血,汗者血之液,尺迟不宜汗者,嫌夺血也。
张璐曰∶尺中脉迟,不可用麻黄发汗,当频与小建中汤和之。和之而邪解,不须发汗;
设不解,不妨多与之,覆而汗之可也。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注】发汗后,身疼痛脉浮紧或浮数,乃发汗未彻,表邪未尽也,仍当汗之,宜桂枝
汤。今发汗后身虽疼痛,脉见沉迟,是荣卫虚寒,故宜桂枝新加汤,以温补其荣卫也。
【集注】成无己曰∶表邪盛则身疼,血虚亦身疼。其脉浮紧者邪盛也,脉沉迟者血虚
也。盛者损之则安,虚者益之则愈。
喻昌曰∶脉沉迟者,六部皆然,与尺迟大异。尺迟乃素虚,此为发汗新虚,故于桂
枝方中,倍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以去邪,加人参三两以补正。名曰新加汤者,明非桂枝汤中之旧法也。
汪琥曰∶身疼痛脉沉迟,焉知非中寒证?要知此证,乃太阳伤寒发汗后身疼不止,脉
变沉迟,非中寒比也。
\x桂枝新加汤方\x
桂枝(一两)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 人参(三两) 生姜(切,四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如桂枝法。
【方解】是方即桂枝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也。汗后身疼痛,是荣卫虚而不和也,故
以桂枝汤调和其荣卫。倍生姜者,以脉沉迟荣中寒也;倍芍药者,以荣不足血少故也;加
人参者,补诸虚也。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人参得桂枝,通内联外,补
荣阴而益卫阳,表虚身疼未有不愈者也。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温其里,宜四逆汤。
【按】身体疼痛之下,当有“下利清谷”四字,方合当温其里之文。观太阴篇云∶伤
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痛者,急当救里,宜四逆汤。此虽未下,但脉反沉,可知里寒,必是脱简。
【注】病发热头疼,凡太阳表证也。脉当浮,今反沉,是太阳表证而得少阴里脉也。凡
太阳、少阴表里皆寒无汗之病,均宜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发之。若不瘥,不下利者,更以
麻黄附子甘草汤和之;若下利清谷,即有身体疼痛之表未解,不可更汗,当温其里,宜
四逆汤。防其阳从阴化,变厥惕亡阳之逆,断不可谓病在太阳,无可温之理也。
\x四逆汤方\x(见少阴篇)
伤寒,若吐若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