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上通鼻之窍门也。出灵营气篇。新校正失考。
\x不出则伤肺\x 张云。咳涕不出。即今人所谓干咳嗽也。甚至金水枯竭。虚劳之候。故死。
\x肾风\x 奇病论云。帝曰。有病 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
为何病。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简按当与奇病论及风论参考。
\x面 然\x 甲乙。然下。有肿字。吴云。 。肿也。张云。 。浮肿也。 然。失色貌。志高并云。
肿貌。简按山海经。竹山有草焉。其名曰黄 。浴之已疥。又可以已 。
郭璞注云。 。肿也。可以证吴张之言矣。马及志则云。 者。足面也。盖以其与趺通也。而水热穴论云。上
下溢于皮肤。故为 肿。则岂足趺之义乎。高则云。皮里内外曰 。此因误读水热穴论。行于皮肤。传为 肿
之文。俱不可从。王注奇病论则云。 然。谓面目浮起。而色杂也。与此注少异。又注风论面 然浮肿。乃与
本篇同。广韵。 。莫江切。病困。并与此不相涉。因疑 即庞。庞。又作 。奇病论 然。马本作庞。而考
说文。 。石大貌。一曰。浓也。玉篇。大也。知是 然即 然。为肿大貌。其从 者。乃HT HT 之类。
张注非也。
\x壅害于言\x 吴云。面 然壅者。肾风并于上。而令壅塞也。故害于言。张云。壅。重浊不清也。
病风则肾脉不利。故壅害于言语。简按王吴以壅字接上句。张则属下句。志高并仍此。今从张义。
\x可刺不\x 马云。不。否同。
\x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干苦渴\x 马本。汗出。手热。各二字句。口干苦渴。四字句。张本。
汗出手热。口干苦渴。各四字句。高同。志。汗出以下。各二字一句。吴本与原本同。简按张本似是。苦渴。
盖谓口苦而渴。下文云。口苦舌干。
\x不能正偃\x 吴云。偃。仰卧也。
\x风水\x 张云。肾主水。风在肾经。即名风水。志云。病名风水者。因风而动其水也。高云。此肾风
之病。肾受风邪。风行水涣。故病名曰风水。马云。风水之证。又见水热穴论。奇病论。论疾诊尺篇。简按本
篇所谓风水者。乃因肾风误刺。而变之称。犹伤寒论。温病发汗身灼热者。名风温。与水热穴论等所论稍异。
(水热穴论云。肾汗出。逢于风。传为 肿。本之肾。名曰风水。
金匮要略云。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疼。恶风。又云。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
\x论在刺法中\x 张云。水热穴论也。志高同。
\x邪之所凑\x 说文。凑。水上人所会也。玉篇。竞进也。
\x上迫肺也\x 病能篇云。人之不得偃卧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
不得偃卧也。
\x卧则惊\x 志云。胃络上通于心。阳气入阴。阴阳相薄。故惊恐也。高云。水气凌心也。
\x病本于胃\x 张云。脾胃属土。所以制水。土弱则寒水反侮之。故腹中鸣。而食不下也。
\x身重难以行\x 张云。胃主肌肉。其脉行于足。水气居于肉中。故身重不能行。
\x胞脉闭也\x 张云。胞。即子宫。马云。愚观月事不来。似为妇人而论。然男子之肾风。诸证俱同。惟
此一证。则有异耳。



<目录>卷四

<篇名>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属性:高云。调。调和也。逆调。逆其寒热水火荣卫之气。不调和也。寒热逆调。则为烦为痹。水火逆调。则
为肉烁。为挛节。荣卫逆调。则为肉苛。脏气逆调。则为息喘也。
\x痹气\x 圣济总录云。夫阳虚生外寒。阴盛生内寒。人身阴阳偏胜。则自生寒热。不必外伤于邪气也。
痹气内寒者。以气痹而血不能运。阳虚而阴自胜也。故血凝泣而脉不通。其证。身寒如从水中出也。方出于二
十卷中。吴云。痹气者。气不流畅。而痹着也。
\x如炙如火\x 吴云。如炙。自苦其热。如薰炙也。如火。人探其热。如探火也。简按当从太素之文。下文同。
\x两阳相得\x 马云。四肢属阳。风亦属阳。一逢风寒。两阳相得。张同。志云。四肢者。阳明之所主也。
两阳。阳明也。两阳合明。故曰阳明。相得者。自相得而为热也。简按马注为是。
\x不能生长\x 简按谷梁传云。独阴不生。独阳不长。正此之义也。
\x内烁\x 熊音。烁。书药反。
\x以水为事\x 志云。肾气胜者。肾水之气胜也。以水为事者。膀胱之水胜也。谓其人水寒之气偏胜。简
按马张仍王注。为纵欲之义。考文义恐不然。
\x肾脂枯不长\x 高云。是人有寒者。平素肾气胜。肾气胜。则以水为事。故太阳阳气衰。太阳阳气衰。
则为孤阴。孤阴不长。故肾脂枯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