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甚则狂癫,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 上实,故癫狂也。又曰∶重阴者癫,重阳者狂。又曰∶阴阳复争,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又 曰∶狂病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语言善恶,不避亲疏,神明之乱也 。夫感病之由,得于大怒,大恐、大喜,及不得志;或有所失,或得于惊,惊则能动人之神。心 为神之舍,神去则舍空,津液流入,则变为痰迷心窍。痰郁成火,火性炎上,故登高硕言。或屈 无所伸,怒不能泄,肝木胆火,炎上于心,心火奔腾,神舍失守,久逆而成也。脉实大坚滑者生 ,弦急而虚者死。治宜降火清痰,镇心安神。
兼服滚痰丸、豁痰丸(并见痰门),造命丹(小儿惊门)。
\x主方\x 黄连 黄芩 栀子(炒) 连翘 茯神 远志 枣仁(炒,研) 石菖蒲 当归 生地黄 川芎(等分) 甘草(减半) 加灯心、竹叶,水煎,调辰砂服。
虚加人参、白术。实热大便秘,加大黄或防风通圣散(方见风门)。痰多加橘红、南星、半 夏、天麻、白附、海石、栝蒌、竹沥,去远志、枣仁、当归、生地。
\x清心汤\x 治心受热邪,狂言叫骂,动履失常。
黄连 黄芩 薄荷 连翘 栀子 甘草 大黄 芒硝(各等分)
上水盏半,竹叶十个,煎八分,温服。
\x抱胆丸\x 男、妇一切癫狂、风痫,妇人产后惊心,室女经行惊气。
朱砂(二两,飞,研) 乳香(研末) 水银 黑铅(各一两) 先将铅铫内溶化,下水银 搅匀,研细,入朱、乳木,用米粥和丸绿豆大。每服一钱,井水送下,得睡愈。
\x牛黄泻心散\x 治心经邪热,狂言妄语,禁捉不定。
牛黄 冰片(各一钱) 朱砂(水飞,二钱) 大黄(生末,一两) 研匀,每服三钱,姜 汤和水调下。
\x蔚金丸\x 癫狂多年不愈,痰迷心窍,惊扰忿怒得之。
蔚金(蜀地香者,六两) 明矾(三两)
上为细末,薄糊丸桐子大。每五十丸,白汤下。
\x简便方\x 阳狂火炽作渴,用铅溶化下,水银(等分)搅匀研细,每服三分,水一碗,调匀 服。狂甚时,与水饮之可安。
此证,宜察致病之由,当如其愿。有喜甚致狂者,以恐怖抑之。悉尼消痰清火,多食大益。
忌鲜猪、羊肉,浓味、酒、动火发气物。
<目录>卷之四<篇名>痫证属性:经曰∶神不得守,谓神乱也。按此病皆由惊动其神,使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痰 涎壅积,变热生风,癫属于心,痫属五脏。故有五种∶马痫,作马嘶鸣,应心;羊痫,作羊咩声 ,应脾;鸡痫,犹鸡扑翅,应胃;猪痫,若猪叫状,应肾;牛痫,似牛吼喘,应肺。发则昏运倒 仆,口眼相引,目睛上视,手足搐搦,腰背强直,随吐涎沫。皆由痰火时潮,平复则苏。虽因痰 郁膈间,更属肝经风火。先宜治痰,次疏肝火。脉浮阳痫,沉为阴痫。滑大易治,微细难痊。凡 气血虚者,早服补药,晚服诸方。
\x主方\x 茯神 南星(制) 橘红 栝蒌 枳实 桔梗 栀子 半夏 黄芩(各一钱) 甘 草(三分) 加生姜三片,水煎成。磨入木香(五分)、辰砂(一钱)竹沥半杯,姜汁三匙调服。
\x清心抑胆汤\x 平肝解郁,清火化痰,定眩运,养血气。
当归 白芍(酒炒) 白术 茯苓 陈皮 半夏 黄连 石菖蒲 枳实 香附(炒。各一钱)
麦冬 川芎 人参 远志(各七分) 甘草(四分)
加生姜三片,竹茹一团,水煎服。
\x牛黄安神丸\x 镇养心神,消痰,清火,养血,五痫宜常服。
当归 人参 茯苓 酸枣仁 生地黄 黄连(酒炒) 橘红 胆南星 牛黄 珍珠 琥珀(
各二钱) 朱砂(水飞) 天竺黄(各五钱)
上诸药为末,次以牛、珍、珀、砂、竺各研极细,和匀,蜜丸绿豆大。每服百丸,临睡灯心 龙眼汤下。金银煎汤尤妙。
\x追风祛痰丸\x 治诸痫,与前安神丸兼服,无不效。
天麻(煨) 白附子(面包煨) 防风 僵蚕(各一两) 全蝎(洗净,微炒) 枯矾 木 香(各五钱) 半夏(六两,汤泡七次,为末,一半用皂角捣、浸浆出,和作曲,一半姜汁作曲,预 制)
共为末,姜汁打稀糊丸,绿豆大,朱砂衣。每百丸,临睡姜汤下。火加黄连(姜炒,一两),
薄荷汤下。胃虚,白术。
\x简便方\x 南星(粉团) 九泡、蒸,九晒为末,姜汁糊丸桐子大,麦冬汤下。
又 荆芥穗(研末) 白矾(研。各一两) 糊丸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一钱,临睡姜汤 下。
又 代赭石(一两,火 ,醋淬) 明矾(二两) 各研末匀,糊丸绿豆大,每三十丸,白汤 送下。
<目录>卷之四<篇名>邪祟属性:经曰∶邪气盛则实外邪;精气夺则虚。又曰∶人忧愁思虑则伤心。又曰∶惊而夺汗出于心。
世俗谓冲斥邪恶为病,有诸奇怪之状及妄闻见,妄言作。诚因其人元气耗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