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376-症因脉治-第80页

乎肠胃则为痢。故曰无痰不成疟,无 积不成痢。夫泄泻疟痢之由,不一而足,此只论饮食伤脾而成泄泻疟痢耳。节斋曰∶泻本属 湿,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而作,须看时令寒热燥湿,患病新久虚实而治。大法渗湿、补 脾、消导、分利。若久病脾虚下陷,宜以风药升提,肠胃虚滑,又当补涩。
<目录>卷四<篇名>霍乱论属性:秦子曰∶霍乱之症,心腹绞痛,上吐下泻,躁乱烦闷,甚者转筋。以经络而论,主于阳 明肠胃,若但吐利而无腹痛烦乱之类,乃吐利,非霍乱也。今列外感者六,内伤者四。(其 有外感内伤兼见者,则于治法中详之。)
<目录>卷四\霍乱论<篇名>外感霍乱属性:【湿气霍乱之症】既非饮食所伤,无七情恼怒,但因时令湿淫之气,一旦挥霍撩乱,吐 泻水饮,此外感岁土湿郁之症。《内经》云∶太阴所至,土郁之发,民病霍乱、呕吐注下,即 【湿气霍乱之因】湿土司政,从气太过,脾胃主土,恶湿喜燥,今以湿土之气太过,中 【湿气霍乱之脉】或见沉伏,或见促止,或见代结,或见濡软。
【湿气霍乱之治】仲景用五苓散,今推展平胃散,正气散,加青藿香。若应汗者,防风 \x五苓散\x 治不吐下泻。
白术 猪苓 泽泻 肉桂 白茯苓 \x平胃散\x 见湿泻门。治胃家作呕。
\x不换金正气散\x 治表邪发热。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木香 鲜藿香 \x防风胜湿汤\x 防风 荆芥 苍术 白芷 羌活 川芎 <目录>卷四\霍乱论<篇名>外感霍乱属性:【风气霍乱之症】无饮食内伤,七情恼怒,但因时令风淫,头痛身热,上吐下泻,心腹 痛,甚则转筋,此风木太过之症。《内经》云∶岁不及,风乃大行,民病霍乱飧泄,即此症 【风气霍乱之因】岁土不及,风木太过,来克中土,则风淫木贼,水谷不化,而霍乱餐 【风气霍乱之脉】浮紧风寒,浮数风热,浮濡风湿。左关脉浮,风木之邪。右关脉浮,
【风气霍乱之治】风寒、败毒散,风热、家秘神术汤,风湿、海藏神术汤。风木之邪,
柴胡防风汤,内兼食滞者,荆防平胃散。
\x防风败毒散\x 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 枳壳 陈皮 葛根 甘草 \x家秘神术汤\x 苍术 防风 石膏 三味同煎。
\x海藏神术汤\x 苍术 防风 \x柴胡防风汤\x 柴胡 防风 羌活 \x荆芥防风汤\x 治表里两兼之症。
荆芥 防风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目录>卷四\霍乱论<篇名>外感霍乱属性:【热气霍乱之症】时值湿热,心腹绞痛,上吐下泻,烦闷扰乱,昏不知人,此热淫所胜 【热气霍乱之因】暑热行令,岁土混浊,挥霍撩乱,即《内经》所云岁土不及,时有 【热气霍乱之脉】少见洪数,或见沉数,或见促止,或见躁疾。
【热气霍乱之治】清暑益元散、家秘甘露饮、黄连香薷饮,煎热,冲益元散服,内兼停 \x清暑益元散\x 香薷 鲜藿香 煎汤,调六一散。
\x家秘甘露饮\x 人参 薄荷 葛根 滑石 泽泻 鲜藿香 甘草 白茯苓 麦门冬 水煎,冷冻饮料。
\x黄连香薷饮\x 见中热。
\x栀连平胃散\x 见口眼 斜、呃逆。
<目录>卷四\霍乱论<篇名>外感霍乱属性:【寒气霍乱之症】时值暴寒,恶寒身痛,腹痛吐利,唇青爪青,此寒气霍乱,即仲景三 【寒气霍乱之因】阳气素虚,中气不足,偶值时令寒邪,直中三阴,则阴寒霍乱之症作 【寒气霍乱之脉】脉多沉迟,或见沉伏,或见沉紧,寒重阳竭,六脉不至。
【寒气霍乱之治】太阴霍乱,理中温、补中汤。少阴、厥阴霍乱,四逆汤。内有停滞者 \x理中汤\x 见前。加陈皮、青皮,名治中汤。
\x补中汤\x 白术 人参 干姜 茯苓 陈皮 甘草 \x姜附四君子汤\x 干姜 附子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x四逆汤\x 甘草 干姜 附子 桢按∶张戴人曰,霍乱之症,皆风湿 三气之邪,脾土被风木所克,郁则热乃发,火 炎上,故呕吐。呕吐者, 也。湿土下注,故注泄者,湿也。风急甚则转筋,转筋者,风 也。此三条,即发内经土郁之发,则霍乱下注,风乃大行,则霍乱飧泄,有热至,则霍 乱吐下之三条也。明理论叙仲景用理中汤、四逆汤,治伤寒霍乱,此正论寒邪直中三阴 <目录>卷四\霍乱论<篇名>内伤霍乱属性:【痰饮霍乱之症】先胸前懊 不舒,心胁下闷痛,时时欲呕,兀兀欲吐,或时腹如雷 鸣,或时怔忡惊悸,忽尔呕泻,胸腹大痛,此痰饮霍乱也。
【痰饮霍乱之因】脾气素虚,水饮不节,起居不谨,郁结成痰,聚于中脘,阻其升降之 路,呕利交作,遂成痰饮霍乱之症。
【痰饮霍乱之脉】脉多滑大,沉滑痰饮,滑数痰热,或见沉弦,或见伏结。
【痰饮霍乱之治】呕多者属上焦,二陈汤、平胃散,加鲜藿香叶。泻多者属下焦,导痰 汤。外冒三气者,兼风湿热三气治之。
\x二陈汤\x 见中暑泻。
\x平胃散\x 见湿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