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二母石膏汤\x
知母 川贝母 石膏
\x二母二陈汤\x
知母 贝母 半夏 白茯苓 陈皮 甘草



<目录>卷二\痰症论

<篇名>内伤痰症

属性:【燥痰之症】咳嗽喘逆。痰火上升,时咳时止,痰不能出,连嗽不已,面赤气升,此内
【燥痰之因】五志之火,时动于中,或色欲过度,真水涸竭,或膏粱积热,肠胃煎熬,
熏蒸于肺, 炼为痰,则燥痰之症作矣。
【燥痰之脉】右寸数大,肺家有热;右关沉数,肠胃有热;左关脉数,木火之邪;两尺
【燥痰之治】养阴壮水,润肺生津,则火熄燥除,而痰不生;若用燥味消痰,祸不旋踵
。真水枯涸,二冬二母汤;膏粱积热,节斋化痰丸。
\x二冬二母汤\x
麦冬 天门冬 知母 川贝母
肾水竭加生地、熟地;元气虚加人参。
\x二母固本丸\x
川贝母 知母 天门冬 麦门冬 怀生地 怀熟地 人参
\x节斋化痰丸\x
天冬(一两) 黄芩(一两) 海石(一两) 橘红(一两) 桔
梗(一两) 栝蒌仁(一两) 青
家秘加昆布一两。



<目录>卷二\痰症论

<篇名>内伤痰症

属性:【湿痰之症】身或热或不热,体重足酸,呕而不渴,胸膈满,时吐痰,身体软倦,此
【湿痰之因】中气不足,胃阳不能消化,脾阳不能施布,则水谷停留,为痰为饮,而湿
【湿痰之脉】多见沉滑。滑实顽痰,滑软虚滞,滑而不数,脾湿成痰,滑而带数,湿热
【湿痰之治】燥湿则痰自化,理脾则痰营运,二陈平胃散,或二陈羌防汤。湿郁成热,
栀连二陈汤。虚人六君子汤。带热,加栀、连。带寒,加姜、桂。
\x二陈平胃散\x 见前食积咳嗽。
\x栀连二陈汤\x 即二陈汤加栀、连。
\x二陈羌防汤\x
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 羌活 防风
\x六君子汤\x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目录>卷二\痰症论

<篇名>内伤痰症

属性:(即结痰顽痰)
【郁痰之症】胸满饱胀,九窍闭涩,懊 烦闷,或咽中结核,睡卧不宁,或肠胃不爽
,饮食有妨,或气逆不利,倚肩喘息,郁痰之症也。
【郁痰之因】七情所伤,易成郁结,肺气凝滞,脾元不运,思则气结,闷郁成痰,皆郁
【郁痰之脉】多见沉涩沉迟寒郁,沉数为热,沉实顽痰,沉牢内结。
【郁痰之治】寒郁辛散,香芎二陈汤。热郁清解,栀连二陈汤。肺经郁痰,节斋化痰丸
\x香芎二陈汤\x 治寒痰。
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 香附 抚芎 白芥子
\x栀连二陈汤\x 治热痰。
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 川连 山栀
\x节斋化痰丸\x 见前条。



<目录>卷二\痰症论

<篇名>内伤痰症

属性:【食积痰之症】饱满不食,恶心呕吐,或攻四肢,肩背作痛,下遗大肠,时泻时止,或
时吐痰,口中觉甘,此食积痰之症也。
【食积痰之因】胃强能纳,脾弱不运,前食未消,后食随进,停积成痰,故曰食积痰也
【食积痰之脉】脉多滑大,滑大不数,寒凝痰结;滑大而数,积痰而热。
【食积痰之治】宜消食化痰,佐以利气宣导,导痰汤、枳朴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甚者
\x导痰汤\x
南星 橘红 白茯苓 半夏 甘草 枳壳
\x枳朴二陈汤\x 治胃家有痰。
枳实 浓朴 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
\x三子养亲汤\x 治食积痰。
山楂子 莱菔子 白芥子
\x滚痰丸\x 见前悬饮。



<目录>卷二\痰症论

<篇名>丹溪杂治

属性:湿痰用二陈汤;虚者,六君子汤。
风痰头痛、发热,脉浮大,祛风丸、导痰丸。
寒痰身不热,口不渴,脉沉迟。
热痰面赤多汗,口渴眼烂,烦躁,燥结,脉数,用栀连二陈汤,或加石膏、黄芩、竹
血虚痰,五心烦热,形体滑瘦,六脉细数,加减四物汤,加贝母、杏仁、青黛。
气虚痰,面黄肌瘦,六脉濡缓,六君子汤。
精虚痰,骨蒸潮热,虚火时升,脉多细数,地黄丸、加减二冬汤、固本丸,加玄武胶,
食积痰,痰味甘甜。五更咳嗽,或成疟痢,六脉沉滑,或见数大沉实,枳术丸、保和丸
老痰,即结痰,顽痰,坚结胶固,吐咯难出,脉见沉牢,海石青黛丸加半夏、栝蒌、
痰在咽喉,咯不出,咽不下,即老痰结痰也,宜节斋化痰丸。
痰在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