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白花蛇(去头皮腑骨一条) 白蒺藜(七两) 白僵蚕(一两) 白附子(一两) 威灵仙(一两)
风子肉(一两) 土麻仁(六两) 川黄连(乳蒸五钱)
蜜为丸。早晚空心各服五钱。如红晕不退。加白附子五钱。僵蚕五钱。茶下。
\x第二验字丸\x 如服此方不验。必加人参一钱。象皮二两。用甘草水炒过。或又加土茯苓一两。五味子一 两。老者加枸杞一两。肉桂一两。方内蒺藜土麻仁每味减二两。添在后生扶之药。其效如神。
白花蛇(一两) 白蒺藜(去刺七两) 风子肉(七两) 胡麻仁(六两) 小川连(五钱)
蜜为丸。照前吞服。
\x第三灵字丸\x 白苦参(生用脾经无病勿用三两) 白花蛇(一两) 白蒺藜(七两) 风子肉(一两) 土麻仁(六两) 小云 连(五钱)
蜜为丸。吞服同前。
\x第四感字丸\x 白花蛇 白蒺藜 白僵蚕 白藓皮 风子肉 荆芥穗 北防风 香白芷 漂苍术 苏薄荷 香独活 白苦参 土麻仁 大熟地 杭酒芍 当归尾 小川连 浓黄柏 片黄芩 焦栀子 牡 丹皮 川芎 花槟榔 净银花 条甘草 米糊为丸。茶送下。
\x宽胸行气散\x 服上药后。胸前觉滞且多痰。间服此。
桔梗 木通 枳壳 香附 乌药 芥子 杏仁 陈皮 川芎 酒芍 甘草 灯心引。
\x第五神字丸\x 服四剂。红点红堆不退。再投此以收功。
草 谷精草 白菊花 鲜红花 威灵仙 蔓荆子 直僵蚕 苍耳子 五味子 朽龟板 黑元参 赤芍药 浓黄 柏枯黄芩 牛蒡子 米糊为丸。早晚各三钱。茶送下。
\x第六丹字丸\x 龟板(一斤醋炙七次) 黄芩(二两酒炒) 栀仁(二两酒炒) 防风(二两)
蜜为丸。照前服二次丸后。间服三黄解毒汤。
\x三黄解毒汤\x 川连 黄柏 枯芩 赤芍(慎用) 苦参 元参 枳壳 槟榔 川芎 大黄 银花 蒺藜 鲜皮 独活 甘草 熟石膏二钱为引。服三剂。
\x第七普字药酒方\x 酒浸断根。
熟地黄(八钱) 全当归(二钱) 杭白芍(五钱) 川芎(三钱) 炒杜仲(八钱) 破故纸(八钱)
续断(八钱) 甘枸杞(五钱) 远志肉(五钱) 山萸肉(五钱) 坚云苓(二钱) 真虎骨(五钱)
朽龟板(一两) 牡丹皮(八钱) 松节(五钱) 宽筋藤(五钱) 天仙藤(五钱) 浓黄柏(三钱)
五加皮(一两) 条甘草(三钱)
上共浸冬酒十升。加龙眼肉三钱。红枣一二两。老姜煨过五钱。黑豆微炒二两。冬浸七日。春秋五日。夏 三日。复渣加酒五升。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手足冷者。去黄柏。加肉桂、川乌五钱。
\x第八济字丸\x 如病已愈。只皮肤不能撤消光润。或骨节间有酸疼。服此以去余毒。
羌活(二钱) 独活(二钱) 防风(二钱) 荆芥(二钱) (二钱) 灵仙(二钱)
桑寄生(二钱) 白芷(钱半) 僵蚕(钱半) 细辛(一钱) 首乌(一两) 龟板(五钱)
枸杞(五钱) 当归(五钱) 川芎(二钱) 白芍(二钱) 元参(二钱) 丹皮(二钱)
乌药(五钱) 槟榔(二钱) 银花(二钱) 牛蒡子(二钱)
有热。加川连钱半。黄柏钱半。米糊为丸。每次二钱。早午晚三次。茶送下。
\x胡麻散\x 治风热瘾疹瘙痒。或兼赤晕。发寒恶热。形病俱实者。
胡麻仁 白苦参 何首乌(各八两) 白菊花 威灵仙 蔓荆子 白蒺藜(去刺) 荆芥穗 北防风 石菖蒲 牛蒡子 条甘草 共为末。酒调下三钱。
\x天麻散\x 治一切疠疾。
天麻子(二两) 威灵仙 白蒺藜 蔓荆子 荆芥穗 石菖蒲 薄荷叶 甘菊花 何首乌 胡麻子 白苦参(慎用)
地骨皮 牛蒡子 上为末。每服三钱。酒调下。或茶送下。食前服半月。食后服半月。
\x防风天麻散丸\x 治疠疾癞疾。此方神仙所传。一年中常疗数人。初服药有呕吐者。不可怪。再服即安。其 效如神。
防风(去芦) 天麻 升麻 灵仙 细辛 蔓荆子 蜈蚣(二对) 山甲 首乌 人参 丹参 苦参 川芎 白附子 元参 紫参 每药末二两。先将胡麻一斤。淘净晒干。炒香熟。另研为末。与各药末和匀。蜜为丸。共九十九丸。细嚼。温 浆水送下。日三服。大忌房事。将息慎口。食淡白粥一百二十日。
\x蔓荆子散\x 治肺脏蕴热风毒。如痫。变成恶风。
蔓荆子(生用) 甘菊花 明天麻 天南星 胡麻子 枸杞子 白苦参 上为末。每服二钱。荆芥煎汤送下。或茶送下。日服二钱。
\x透经解挛汤\x 亦治风热筋骨痛。
山甲珠(二钱) 鲜红花(七分) 苏木(七分) 羌活(七分) 防风(七分) 白芷(一钱)
明天麻(七分) 蝉蜕(七分) 当归(七分) 川芎(五分) 炒连翘(五分) 条甘草(七分) 荆芥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