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药 土贝母 银花 甘草梢 桑枝 某 牙龈渗脓,二载不愈。此属牙漏,肾虚胃有湿热所致。
六味丸(三钱) 资生丸(二钱)
相和。每朝服四钱,淡盐汤送下。
某 马脾风极重险症,危生倏忽。姑与牛黄夺命散。
大黄(生切,四钱) 槟榔(一钱五分) 黑牵牛(三钱)
共研末。分二服,白萝卜汁温调服。
某 肺痈咳吐脓痰,肺叶已伤,势属重候。
羚羊角 冬瓜子 桔梗 葶苈子 苡仁 生甘草 桃仁泥 野茭根 川石斛 芦根 又 痰臭虽减,咳嗽未除。
羚羊角 川贝母 杏仁 苡仁 桃仁 桔梗 苏子 甘草 冬瓜子 芦根 野茭根 张 怒则肝气逆而血苑于上,章门结块硬痛,寒热脉数,小便短少。症属肝痈,防其内溃咳吐脓血而剧。
紫菀 郁金 新绛 柴胡 天花粉 桃仁 旋复花 当归 穿山甲 忍冬藤 降香 青葱管 缪 病起微寒微热,右肋章门穴酸疼。两月后痛处略肿,食少便溏,面浮足肿,腰脊酸痛。脉附骨极细 而锐。此脾家有湿热瘀伤,症属脾痈。日久正虚胃弱,恐其不克支持。
党参 炙甘草 陈皮 白术 川朴 木香 吴茱萸 干姜 当归 川芎 白芍 六神曲 茯苓 肉果 砂仁 敷方∶ 官桂 吴茱萸 干姜 川乌 生半夏 独活 乳香 没药 南星 白芥子 当归(各一钱,研末)
用陈酒干面调和,炖温,敷痛处。
某 盘肠痈腹痛已久,二三日来骤然胀满,连及腰胁,小便 茎中亦痛,势已有脓。拟用牡丹汤排脓逐毒,从大肠导下之。所虑饮食极少,胃气不克支持耳。
丹皮 桃仁 皂角刺 冬瓜子 红花 大黄(制) 延胡索 广橘皮 山楂肉 赤苓 归尾 又 盘肠痈已成脓,不得不从大肠导下之法。
生黄 皂角刺 归尾 桃仁 红花 土贝母 金银花 甘草 丹皮 山甲片 冬瓜子 广皮 又 肠内痈脓将足,脉细食少。治以托里,冀其外溃为妙。
黄 银花 穿山甲 肉桂 当归 赤苓 泽泻 皂角刺 苡仁 广皮 血珀屑 许 寒气入于厥阴,湿热随经下注。睾丸肿胀,少腹结硬肿痛。防成缩脚小肠痈重症。
川楝子 吴茱萸 枳壳 归尾 焦楂肉 橘核 小茴香 萆 焦黑栀 葱白头 某 环跳臀股之间,从前曾患外疡。今戽水伤筋,受水寒之 气袭筋骨之中,臀股胯凹腓 酸痛,大便燥结,小便不利,气坠尻酸。病在太阳、少阴二经,防发附骨阴疽。
六味地黄汤去山药,加细辛、麻仁、独活、川熟附。
另∶东垣资肾丸二钱,开水送下。
渊按∶辛、独二味,发少阴之寒从太阳而散,佐附子以温之,六味以补之泄之。
任 湿热伏邪内蕴,引动宿毒,遍发广痘,亦曰广风。恐其肢节酸强,殊难速效。
防风 当归 赤芍 皂荚子 银花 天花粉 连翘 甘草 陈皮 土茯苓 许 肾岩翻花,在法不治。怡情安养,带疾延年。
鲜首乌 马料豆 银花 生甘草 朝服六味丸三钱,淡盐花汤送。
刘 肾俞漫肿色白,脉虚微热,此肾俞发也。属三阴亏损,湿热入络,气血凝滞而生。最为淹缠。姑与消散法。
当归 防风 杜仲 秦艽 金狗脊 丹参 广皮 萆 独活 胡桃肉 桑枝 胡 胃脘生痈,脉虚形瘦。初起寒热,延今四十余日,晨必 泄泻无度。是中气大虚,不胜攻消之任也。今与内托法。倘仍作泻,则难矣。
党参 木香 法半夏 茯苓 枳壳 砂仁 当归 冬术 干 姜陈皮 某 面颧毒乃阳明郁火所结,今已穿溃,孔如豆大。虽比颧骨疽较轻,然收功亦迟。须忌一 切发风动火之物。
羚羊角 白芷 茯苓 土贝母 广皮 党参 连翘 丹皮 银花 甘草 刘 平日豪饮,胃湿必甚。去冬龈肿咳嗽,仍不节饮,以致 音哑龈腐,蔓延及唇,此沿牙毒也。虽非牙岩之比,然亦不易收功。
甘露饮去甘草、天冬,加赤苓、黄芩、鸡距子、葛根、蝉衣、茅柴根。
渊按∶阳明湿火所致。
陆 本原不足,兼挟风温。发热,颈间结核成痰。二十余 日,不红,不肿,不消散,亦不作脓,属半虚半实。慎柔方有良法,用四君子加牛蒡子,世所未知,余曾验过。
四君子加牛蒡子、象贝母、桑叶。
渊按∶四君补虚,佐蒡、贝以消风痰,桑叶清肺通络。从补虚中想出祛邪之法,心思灵敏。
又 昨用慎柔方,是托散法。服下若汗出热退,则数剂可 消。若汗不出,仍发热,则数剂成脓,且易溃敛。
前方加钩钩。
又 三岁孩童,但哺乳汁,不进谷食,脾胃虚弱可知。颈结痰核而有寒热,必挟风温,属半虚半实。
今将一月,热退复热,其块不消,不作脓,大便溏,脾胃不足,气血两虚。
党参 冬术 陈皮 荆芥 黄 归身 防风 葛根 砂仁 桑叶 周 立斋云∶外疡经久不消散,亦不作脓,气虚也。徒用攻消,恐无所益。
黄 党参 防风 归身 泽兰叶 穿山甲 僵蚕 丹参 广皮 桑枝 朱 结毒穿破不敛,在于当额眉棱,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