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之未传寒中复遇时寒则四肢厥
逆而
心胃绞痛冷汗出举痛论云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则生矣夫六
气之胜皆能为病惟寒毒最重阴主杀故也圣人以辛热散之复其阳气故曰寒邪客之得炅则痛立止
此之谓也
神圣复气汤治气乘冬足太阳寒气足少阴肾水子能令母实手太阴肺实反来侮土火木受邪腰
背胸
膈闭塞疼痛善嚏口中涎目中泣鼻流浊涕不止或 肉不闻香臭咳嗽痰沫上热如火下寒如水头作
阵痛目中流火视物目KT KT 耳鸣耳韵头并口鼻或恶风寒喜日阳夜卧不安常觉痰塞膈咽不通口失味
两胁缩急而痛牙齿动摇不能嚼物阴汗前阴冷行步欹侧起居艰难掌中寒风痹麻木小便数而昼
多夜频而欠气短喘渴少气不足以息卒遗失无度妇人白带阴户中痛牵心而痛面如赭色食少大便
不调烦心霍乱逆气里急而腹皮色白后出余气复不能努或肠鸣膝下筋急肩甲大痛此皆寒水木复
火土之雠也
干姜(炮三分) 半夏(汤洗七分) 柴胡(一钱) 本(八分) 防风 人参 郁李仁(研
各半
钱) 升麻(七分) 附子(炮二分) 当归身(六分) 羌活(一钱) 甘草(八分) 白葵花(五朵
去心)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五盏煎至二盏入
黄 (一钱) 陈皮(五分) 草豆蔻(面裹煨一钱在内煎至一盏再入下项药) 黄柏(酒浸)
黄连(酒洗) 枳壳 生地黄(各三分)
以上四味预一日别用新水浸又以
华细辛(二分) 川芎 蔓荆子(各三分)
预一日用新水半大盏分作二处浸此三味并黄柏等煎正药作一大盏不去渣入此浸者药再上
火煎
至一大盏去渣空心稍热服又能治咬颊咬唇咬舌舌根强硬等证如神宜食肉汤不宜食肉不助经络
中火邪也大抵肾与膀胱经中有寒元气不足者皆宜服之神验于月生月满时隔三五日一服如病急
不拘时分
益胃汤治头闷劳动则微痛不喜饮食四肢怠坠躁热气短口不知味肠鸣大便微溏黄色身体昏
闷口干不喜食冷
黄 (半钱) 甘草(二分) 黄芩(三分) 当归(半钱) 苍术(一钱半) 陈皮 升麻(各
五分)柴胡 人参 白术 益智仁(各三分) 半夏(二分)
上 咀作一服水煎食前稍热服忌生冷硬物酒湿面
强胃汤治因饮食劳倦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口淡无味遇夏虽热而恶寒常如饱不喜食冷物
前方减黄芩苍白术益智加草豆蔻黄柏曲生姜论曰治法已验者可以意求其的触类而长之则
不可
胜用矣予病脾胃久衰视听半失此阴乘阳而上气短精神不足且脉弦皆阳气衰弱伏匿于阴中故耳
癸卯岁六七月间霖雨阴寒逾月不止时人多病泻痢乃湿多成五泄故也一日体重肢节疼痛大便泄
并下者三而小便闭塞默思内经有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先利小便也又治诸泻小便不利者先分利
之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法当淡渗之剂意圣人之法虽布在方策其不尽者以意求之今客邪寒湿

胜自外入里而甚暴若以淡渗之剂利之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也则阳气愈削
而精神愈短阴重强而阳重衰也兹以升阳之药是为宜尔羌活独活升麻各一钱防风半钱炙甘草半
钱一剂乃愈大法云寒湿之胜助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此得阳气升腾故愈是因曲而为之直也夫
圣人之法可以类推举一则知百矣
杂方
拔萃槟榔丸治伤食心腹膨胀
槟榔(二钱半) 陈皮(一两) 木香(二钱半) 牵牛(头末半两) 枳实(半两)
上为细末醋糊丸桐子大米饮下二三十丸
千金紫丸治食痫
赤石脂 代赭石(各一钱) 巴豆(三十个另研) 杏仁(五个另研成膏)
上以杏仁膏相和杵二千下入蜜些小丸麻子大三十日儿一丸乳下
丹溪越鞠丸治食郁
方见热门



<目录>卷十九\虚损门

<篇名>脉法

属性:脉经曰脉来 者为虚 缓者为虚 微则为虚 弱为虚 濡为虚 弦为中虚 脉来细而微
者血气俱虚 脉小者血气俱少
内经曰脉虚气虚尺虚是谓重虚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 然脉虚者不象阴也如此
者滑则生涩则死
要略曰脉芤为虚 脉沉小迟者脱气



<目录>卷十九\虚损门

<篇名>虚损脉证

属性:难经曰至脉从下上损脉从上下也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
于五
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

起于床反此者至脉之病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然治损之法
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