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茵陈、栀子之苦寒,以逐胃燥;宜下必以苦,宜补必
以酸。大黄之苦寒,以下瘀热。
上三味,以水一斗,(赵本医统本并有“二升”二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
分温(赵本无“温”字)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角(赵本作“荚”)汁状,色正赤,一宿
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
赵本有“者”字)宜抵当汤下之。(赵本有“抵当汤方”详见卷三)
《内经》曰∶血并于下,乱而喜忘,此下本有久瘀血,所以喜忘也。津液少,大便硬,以蓄血在内。屎
虽硬,大便反易,其色黑也。与抵当汤,以下瘀血。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 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
者,宜大承气汤。
下后,心中懊 而烦者,虚烦也,当与栀子豉汤。若胃中有燥屎者,非虚烦也,可与大承气汤下之。其
腹微满,初硬后溏,是无燥屎,此热不在胃而在上也,故不可攻。
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不大便五六(医统本作“六七”)日者,则大便必结为燥屎也。胃中燥实,(医统本作其)气不得下通,故
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也。
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
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虽得阳明证,未可便为里实,审看脉候,以别内外。其脉实者,热已入腑为实,可与大承气汤下之;其
脉浮虚者,是热未入腑,犹在表也,可与桂枝汤,发汗则愈。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大下之后,则胃弱不能消谷,至六七日不大便,则宿食已
结不消,故使烦热不解而腹满痛,是知有燥屎也。与大承气汤以下除之。
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小便利,则大便硬;此以有燥屎,故小便不利,而大便乍难乍易。胃热者,发热,喘冒无时及嗜卧也;此
燥屎在胃,故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也,与大承气汤以下燥屎。
食谷欲呕者,(赵本无“者”字)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上焦主内,胃为之市,食谷欲呕者,胃不受也,与吴茱萸汤以温胃气。得汤反剧者,上焦不内也,以治
上焦法治之。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辛热) 人参(三两。甘温) 生姜(六两,切。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甘温)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温胃,人参、大枣之甘以缓脾。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
病患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
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赵本有“五苓散方”详见卷三)
太阳病脉阳浮阴弱,为邪在表;今寸缓、关浮、尺弱,邪气渐传里,则发热汗出,复恶寒者,表未解
也。传经之邪入里,里不和者必呕;此不呕但心下痞者,医下之早,邪气留于心下也。
如其不下者,必渐不恶寒而渴,太阳之邪转属阳明也。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小便数,大便硬者,当与小
承气汤和之;此不因吐下、发汗后,小便数,大便硬,若是无满实,虽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候津液还入胃
中,小便数少,大便必自出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以润胃气,但审邪气所在,以法救之。如渴
不止,与五苓散是也。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赵本注∶“一作如”)也;汗出多者,为太过。
脉阳微者,邪气少,汗出少者为适当,故自和;汗出多者,反损正气,是汗出太过也。
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赵本有“者”字)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阳脉实者,表热甚也。因发汗,热乘虚蒸(医统本作“ ”)津液外泄,致汗出太过。汗出多者,亡
其阳,阳绝于里,肠胃干燥,大便因硬也。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浮芤相搏,阴阳不谐,胃气独治,郁而生热,消烁津液,其阳为绝。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赵本作“硬”)其脾为约,麻(
赵本有“子”字)仁丸主之。
趺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知胃气强;涩为阴,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