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感冒后即发高热者,升降散加减:
僵蚕6~9克 蝉蜕6~9克 片姜黄6~9克 大黄1~3克苏叶3~6克
鼻流清涕者加防风3克。
6.肝郁血虚,肺气不固证:经常头晕头痛,心烦易怒,胸胁窜痛或胁下痞满,口苦口干,五心烦热,每至月经期间即感冒,感冒后症见头痛,全身酸痛,微有恶寒,脉弦细。治宜解郁疏肝,养血清热,逍遥散加减:
柴胡9克当归9克 白芍9克 白术9克 茯苓4.5克薄荷6克生姜3片炙甘草6克
小伤寒证治三法
小伤寒一病,首见于清代何廉臣之《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篇”。小伤寒实乃冒寒、四时感冒、冒风、感寒、伤风、鼻感冒、鼻伤风、鼻粘膜炎等诸多疾病的俗称。山西民间也有叫作“风发”的。
李老认为其主证是喷嚏频作,时流清涕;副证为发热,恶风寒,鼻塞声重,咳嗽,舌如平人,苔白薄而润。其病因为偶感风寒,诊断的重点在于鼻部,发热恶风寒的症状很轻,有的就不发热,但也有发热恶风寒较甚的,这是轻重的关系,不必有所顾虑。与本病的鉴别只须注意麻疹,因为麻疹初起也有打喷嚏和咳嗽等症,但麻疹多发于儿童,且发热较重。
虽然《通俗伤寒论》认为本病因感冒风寒所致,但验之于临床,本病属于风热者较多,在治疗上要分别表寒、表热(即风寒、风热)。风寒者,恶寒比较重,且不喜欢冷性饮食;风热者,恶寒较轻,必有喜欢冷性饮食的现象。虽在寒热疑似之间,辛温药也不宜过用,李老认为用一次就可以了。
李翰卿先生用治本病的方剂有三:
1.葱白香豉汤:此辛温疏散之剂,鼻塞声重、微恶风寒者最宜。
鲜葱白5枚(切碎) 淡豆豉9克鲜姜3克
用水碗半煎成1碗,去渣温服,覆被微汗出即愈。
忌酸冷油腻,避风,以防病去不净,或停食,或复感。
2.止嗽散:此辛温剂。兼咳嗽者最宜。
荆芥 白前 陈皮 桔梗 百部 甘草 紫菀
研末,每晚临睡时用姜葱汤送服6~9克,三两次即愈。(末药很难服,李老在临床常改用小剂煎服,其效也同。临证时斟酌用之可也。)
3.雷氏微辛轻解法:此辛凉剂,兼轻度咳嗽头痛者有效。(编者按:“雷氏微辛轻解法”出于清代雷丰之《时病论》,以法名方。)
苏梗4.5克薄荷梗3克牛蒡子4.5克桔梗4.5克瓜蒌壳6克橘红4.5克
水煎时间不可过久。在太原地区剂量可加大些。
《太平圣惠方》卷八“伤寒叙论”曾谆谆告诫:“凡人有小病,觉不如常,则须早疗,若隐忍不疗,冀望自瘥,须臾之间,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若天行不和,当自戒勒,小有不安,便须救疗,寻其邪由,乃在腠理,阳散以时,鲜有不愈者。若患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虽和缓之功,亦无能为也。”此论用于本病甚为恰当。李翰卿先生亦叮嘱医者云:对于本病不可因为它是小病就不及早治疗,或不避风寒,不注意饮食。须知小病是大病的根子,古人说过“伤风不解便成劳”,这说明肺病也会因这种小病造成。
辨恶寒 一、恶寒 辨恶寒应首先明确以下症状: 恶寒:是怕寒冷的感觉,乃恶风之重症,这种怕冷现象虽重衣厚被、向火取暖都不能解除。
恶风:系怕风的感觉,为恶寒的轻症,见风则恶,不见风则不恶,如衣被盖得很严密,即没有这种感觉,稍一露体便觉冷风淅淅。
欲得近衣:是指喜欢多穿些衣服,这是恶风恶寒的具体表现之一。
不欲去衣被:是指不想把衣被去掉,也是恶风寒的具体表现之一。
喜热、喜温暖、欲向火:这都是恶风寒的具体表现。
以上这些症状归纳起来,都是怕冷的现象,在伤寒论中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太阳病的表寒证:大部分是在发病的开始,恶寒和发热同时并见(初起时或有先恶寒,尚未发热者),其脉必浮,口必不渴。治宜麻桂等药发汗解肌。
(二)少阴病的阳虚证:除寒邪直中少阴,或太阳少阴兼见的两感证外,绝没有开始即发现的,也绝没有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的,其脉必沉细。治宜附子回阳。
除此之外,恶寒还可见于新感温病,初起恶寒轻,发热重,或兼口渴等症;新感引动伏邪者,其恶寒,并兼有舌赤口渴等里热证表现。 二、发热恶寒 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伤寒 1.太阳病:是恶寒重、发热轻的证候,‘有的初起单恶寒,不发热,有的重衣厚被不能少解,必兼头痛、项强、脉浮等,口必不渴。治疗主药冬季多用麻桂,春秋多用荆防,夏季多用香薷。
2.太阳兼少阳病:发热微恶寒,兼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方如柴胡桂枝汤。
3.太阳兼阳明病:发热恶寒,兼腹满大便不通。方如桂枝加大黄汤、厚朴七物汤。
4.太阳兼少阴病:发热轻,恶寒重,脉必微细。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二)温病
1.温病邪在上焦肺卫:感受温邪,故恶寒轻,发热重,且有口渴、咽于等症。
2.冬温犯肺:这是冬季感受温邪,故恶寒轻,发热重,且有口渴、咽干的症候,因为所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