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居暗室,或倚门後,见人即惊避无地,每病至数年,不得以癫症治之也(宜天王补心丹、人叁养荣汤、古庵肾丸。)治怔忡方二十二 清镇汤 劳心 茯神 枣仁 远志 菖蒲 石莲 当归生地 贝母 麦冬 柏子仁 如犀角、朱砂、西珀、龙齿、牛黄、麝香等,病深者方可酌加之,不得概用也。 安神丸 心火 黄连六线 朱砂五钱 生地二钱半 炙甘草 当归各二钱 养心汤 脉结代 黄 当归 茯神 茯苓 川芎 半夏各钱半 远志 枣仁 人叁 五味子 柏子仁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如觉胸中有声,便是停水,加赤苓、槟榔。 枣仁汤 虚弱 黄 枣仁 茯苓 远志 莲子各钱二分 人叁 当归 茯神各一钱 炙甘草 陈皮各五分 养荣汤 思虑 当归 小草 黄 枣仁 茯神 木香 人叁 白芍 麦冬 炙甘草 柏子仁各一钱 叁归腰子 虚弱 人叁 归身各五钱 猪腰一只,去筋膜细切,同煎,并腰子药汁食之。 二陈汤 痰火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芎夏汤 心动 加味四七汤 气郁 半夏二钱 赤苓 厚朴各钱二分 苏叶 茯神各八分 姜远志 炙甘草各五分 石菖蒲半寸 姜七片 枣二枚 归脾汤 忧愁 人叁 黄 当归 白术 茯神 远志 枣仁 龙眼 木香 炙草 姜 枣 四物汤 阴火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八味丸 游火 熟地 山萸 山药 丹皮 泽泻 茯苓 肉桂 附子 温胆汤 包络动 人叁 茯神 远志 朱砂 金石斛 生地 麦冬 枣仁 甘草 五味子 柏子仁 叁胡温胆汤 痰火 香附二钱四分 橘红钱二分 半夏 枳实 竹茹各八分人叁 茯苓 柴胡 麦冬 桔梗备六分 甘草四分 姜三 枣二 此即加味温胆汤,能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涎与气搏,变生诸症。 金箔镇心丸 气郁 胆星一两 朱砂 西珀 天竺黄各五钱 牛黄 雄黄 真珠各二钱 麝香五分 蜜丸,每两作三十丸,金箔为衣,薄荷汤下一丸。兼治癫 、惊悸、怔忡,一切痰火之疾。 五苓散 水气 肉桂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益荣汤 统治 黄 当归 小草 枣仁 麦冬 茯神 白芍 柏子仁 紫石英各一两 木香 人叁 甘草各五钱 上锉,每七钱加姜五枣二煎服。此方专治思虑过度,耗伤心血,恍惚怔忡一切之症。 姜 @又 白姜 生白术 赤苓 半夏曲各二钱 桂皮 甘草各二钱 上锉,每五钱加姜三枣二煎服。此治虚人停饮怔忡。 四物安神汤 又 当归 白芍 生地 熟地 人叁 白术 茯神 枣仁 黄连炒 柏子仁炒 麦冬 竹茹各七分 枣二枚 炒米一撮 乌梅一个 另研辰砂五分冲服。此治心中无血,如鱼无水,怔忡跳动之症。 朱雀丸 又 茯神二两 沉香五钱 蒸饼丸,辰砂五钱为衣,人叁汤下五十丸。此治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火不下降,时复振跳之疾。 加味宁神丸 又 生地两半 当归 白芍 茯神 麦冬 陈皮 贝母各一两姜远志 川芎各七钱 枣仁 黄连 甘草各五钱 蜜丸,辰砂为衣,枣汤下五七十丸。此治心血不足,惊悸怔忡,健忘恍惚,一切痰火之疾。 天王补心丹 又 酒生地四两 酒黄连二两 石菖蒲一两 人叁 酒当归 天冬 麦冬,五味子 枣仁 柏子仁 元叁 丹叁 茯神 桔梗 远志各五钱 蜜丸,辰砂为衣,临卧竹叶灯心汤下。此能宁心保神,令人不忘,除怔忡,定惊悸,养育心神。治卑 方三 人叁养荣汤 统治 白芍钱半 人叁 黄 陈皮 肉桂 当归 白术 炙甘草各一钱 熟地 五味子 茯苓各八分 远志五分 姜三 枣二 天王补心丹 又 见上。 古庵心肾丸 又 熟地 生地 山药 茯神各三两 当归 泽泻 盐酒炒黄柏各一两半 山萸 杞子 酥炙龟板 牛膝 黄连 丹皮 酥炙鹿茸各一两 生甘草五钱蜜丸,朱砂一两为衣,空心盐汤或温酒下。此治劳损心肾虚,而乍热、惊悸、怔忡、遗精、盗汗、目暗、耳鸣、腰痛、脚痿之疾。久服乌须黑发,令人有子。
惊悸悲恐喜怒忧思源流 惊者,心与肝胃病也。《内经》言:惊属之肝胃,但心气强者,虽有危险,触之亦不为动,惟心气先虚,故触而易惊也。然则因所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