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米泔浸去皮,五两,炒)
上九味,为末,水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米汤或姜汤送下。
\x消食丸\x 治一切食积停滞。
山楂 神曲(炒) 麦芽(炒) 萝卜子 青皮 陈皮 香附(各二两) 阿魏(一两,醋浸另研)
汤泡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姜汤下。
(《济生》)\x导痰汤\x 治一切痰涎壅盛,或胸膈留饮,痞塞不通。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南星 枳壳(炒)
上等分,每服六钱,水二钟,姜五片,或十片,煎七分,食后服。
(海藏)\x五饮汤\x 一留饮,在心下。二 饮,在胁下。三痰饮,在胃中。四溢饮,在
膈上。五流饮,在肠间。凡此五饮,以酒后饮冷过多所致。
旋复花 人参 橘红(炒) 枳实 浓朴(姜汁炒) 半夏 茯苓 泽泻 白术 猪苓(各八
分) 前胡 桂心 芍药 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钟,姜十片,煎八分,不拘时服。饮酒伤者,加葛根、砂仁。
《外台》\x茯苓饮\x 治胸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陈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x茯苓饮子\x 治痰迷心窍,怔忡不止。
陈皮 半夏 茯苓 茯神 麦冬(各钱半) 沉香 甘草(各五分)
上水一钟半,姜五片,煎七分服。
\x千缗汤\x 治痰喘不得卧,人扶而坐,一服即安。
半夏(泡,七个) 炙甘草 皂角(炙,各一寸) 生姜(一指大)
水一钟半,煎七分,不拘时服。
\x玉液汤\x 治七情所伤,气郁生涎,随气上逆,头目眩晕,心 忪悸,眉棱骨痛。
半夏(大者六钱,汤泡七次,切片)
上作一服,水钟半,姜十片,煎七分,入沉香末少许,不拘时温服。
(《局方》)\x四七汤\x 治七情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
咽不下,此七情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痰饮呕恶,皆治之。
半夏(汤泡,钱半) 茯苓(一钱二分) 苏叶(六分) 浓朴(姜制,九分)
水一钟半,生姜七片,红枣二枚,煎八分,不时服。
(《得效》)\x加味四七汤\x 治心气郁滞,豁痰散惊。
半夏(制,二钱半) 浓朴(制) 茯苓(各一钱半) 苏叶 茯神(各一钱) 远志 石菖蒲 甘草
(各五分)
水二钟,加姜、枣煎服。
(《玉机》)\x泽泻汤\x 治心下有支饮,苦眩冒。
泽泻(五钱) 白术(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x朱砂消痰饮\x 治痰迷心窍,惊悸怔忡。
胆星(五钱) 朱砂(二钱半,另研) 麝香(二分,另研)
上为末,临卧姜汤调下一钱。
(《深师》)\x消饮丸\x 治停饮胸满呕逆,腹中水声,不思饮食。
白术(二两,炒) 茯苓(五钱) 枳实(炒) 干姜(炮,各七钱) 上为细末,蜜丸,桐子大。
温水下三十丸。
(《秘方》)\x星香丸\x 治诸般气嗽生痰。
南星(矾水泡一宿) 半夏(制同上,共泡之) 香附(皂角水浸一周时,各二两) 陈皮(去
白,四两)
上不见火为末,姜汁糊丸。每服五十丸,临卧姜汤送下。
\x祛痰丸\x 治风痰头旋恶逆,胸膈不利。
南星(生) 半夏(生) 赤茯苓 橘红 干姜(炮,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不拘时,米饮送下。
\x天花丸\x 亦名玉壶丸。治消渴引饮无度。
人参 天花粉(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麦门冬汤下。
(《局方》)\x玉壶丸\x 治风痰头痛,亦治诸痰。
南星(生) 半夏(生,各一两) 天麻(五钱) 白面(三两)上为末,水和为丸,桐子大。每服
三、五十丸,用水一大盏,煎沸入药,煮令药浮即熟,漉出放温,别用生姜汤下。
一方∶用南星、半夏各二两俱制,天麻、白矾各五钱,共为末,以姜汁糊丸,如胡椒大
。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x玉液丸\x 治风热痰涎壅盛,利咽膈,清头目,止咳嗽,除烦热。
半夏(汤泡,焙为细末) 枯矾(研细,各十两) 寒水石( 赤为末,水飞,三十两)
上研匀,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淡姜汤下。
(洁古)\x玉粉丸\x 治气痰咳嗽。
南星 半夏(各一两,俱汤浸) 橘红(二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人参、生姜汤任下,食后。
(《瑞竹》)\x杏仁丸\x 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