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客邪。

  自汗多者。此方中香豉须炒熟用之。至于少气。为胃气之虚。则加甘草以缓调之。呕为痰饮之逆。

  则加生姜以开豁之。下后心烦腹满。明是浊气内陷。乃于本方除去香豉表药。加枳、朴以涌泄之。

  丸药大下后。身热不去微烦。明是虚火外扰。本方亦不用香豉。而加干姜以温顺之。其有身黄发热。

  明是湿邪郁发。亦于本方去香豉。而加柏皮以苦燥之。下后劳复食复。明是正不胜邪。本方加枳实以清理其内。用清浆水煮。取味微酸。使之下行而不上越也。若有宿食。则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同一栀子豉法。功用之妙。神化莫测。非庸俗所能拟议也。

  栀子甘草豉汤(玉函) 治下后少气。

  栀子豉汤加甘草栀子生姜豉汤(玉函) 治下后呕吐。

  栀子豉汤加生姜。

  栀子浓朴汤(玉函) 治下后心烦腹满。

  栀子豉汤去豉加枳实、浓朴。

  栀子干姜汤(玉函) 治丸药大下后。身热不去。微烦。

  栀子豉汤去豉加干姜。上四方服法。如栀子豉汤。

  栀子柏皮汤(玉函) 治太阳证身黄发热。

  栀子豉汤去豉加柏皮、甘草。水煎。分温再服。

  枳实栀子豉汤(玉函) 治劳复食复。

  栀子豉汤倍香豉。加枳实三枚。用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纳枳实、栀子煮取三升。

  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分温再服。覆令微似汗。有食。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栀子大黄汤 治酒瘅心中懊 。或热痛。

  栀子豉汤加枳实、大黄。

  黄芩清肺饮 治渴而小便不利。

  栀子豉汤去豉。用炒黑山栀。加黄芩等分。热服探吐之。不应。加香豉一撮。此方妙用。

  全在探吐以提其上。则肺气立清。若服而不吐。不特绵延不能克应。纵或小瘥。其苦寒之性。

  留薄于内。大伤氤氲之气。得不为之预虑乎。

  栀子仁汤 治小便不通。烦闷腹胀。

  栀子豉汤去豉。加甘草、茅根、葵子。

  卷十六 祖方

  小承气汤(玉函)

  治少阳阳明府证。

  大黄(四钱。生用。) 浓朴(六钱。) 枳实(三枚。炙。)

  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勿服之。经云。亢则害。承乃制。专取大黄以制亢极之害也。

  承气汤证有三。太阳之邪初传阳明之府。用调胃承气。藉甘草之缓。款留硝、黄。以祛胃中方张之邪。

  邪热亢极于胃。用大承气之硝、黄、枳、朴并攻全盛之邪。故无庸于甘缓也。邪气 欲犯少阳之界。

  斯时热已向衰。但须枳、朴助大黄。以击惰归之邪。故无取于芒硝之峻锐也。其桃核承气。则又主太阳犯本之证。以桃仁、桂枝血药引调胃承气三味以破膀胱蓄血。与阳明之府。略无交涉。

  调胃承气汤(玉函) 治太阳阳明府证。

  小承气汤去浓朴、枳实。方中大黄酒浸。加芒硝三合。甘草二钱。

  大承气汤(玉函) 治正阳阳明府证。

  小承气汤本方大黄。酒洗倍用。浓朴半两。枳实五枚。加芒硝三合。

  桃核承气汤(玉函。即桃仁承气汤。)治热结膀胱如狂。

  小承气汤去浓朴、枳实加芒硝、甘草、桃仁、桂枝。

  浓朴大黄汤(金匮) 治支饮胸满。

  小承气汤倍大黄。

  浓朴三物汤(金匮) 治腹满痛闭。

  小承气汤倍浓朴用枳实五枚。

  浓朴七物汤(金匮) 治腹满发热。饮食如故。

  小承气汤加甘草、桂枝、姜、枣。此本小承气合桂枝汤。中间裁去白芍之酸收。不致引邪入犯营血。虽同用桂枝、甘草。与桂枝汤泾渭攸分。其浓朴独倍他药。正以泄气之浊逆耳。

  大黄甘遂汤(金匮) 治妇人血结。少腹如敦。

  小承气汤去枳实、浓朴。本方大黄用四钱。加甘遂阿胶各二钱。顿服之。

  大黄甘草汤(金匮) 治食已即吐。

  小承气去枳实、浓朴。用大黄一两。加甘草三钱。

  大黄牡丹汤(金匮 肘后名瓜子汤。) 治大肠痈。

  小承气汤去枳实、浓朴。加芒硝、桃仁、牡丹皮、甜瓜子。

  大黄附子汤(金匮)治胁下寒饮偏痛。

  小承气汤去枳实、浓朴。本方用大黄一两。加附子六钱。细辛二钱。水煎。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按此即泻心汤去芩、连之苦燥泻里。加细辛之辛温走表。以治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