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气于阳。能食者。助阳。血妄为衄。三者。偏阴偏阳之疾也。

  王三阳云。上二条。另是中阴腑之疾。此条以下。又是阳经传来之疾也。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

  栀子豉汤主之。

  表未罢而下者。应邪热内陷也。热内陷者。则外热而无手足温。今外有热而手足温者。热虽内陷。然而不深。故不作结胸也。心中懊 。饥不能食者。热客胸中。为虚烦也。热自胸中薰蒸于上。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虚烦。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阳明病。潮热。为胃实。大便硬而小便数。今大便溏。小便自可。则胃热未实而水谷不别也。大便溏者。应气降而胸胁满去。今反不去者。邪气犹在半表半里之间。与小柴胡汤。以去表里之邪。

  吴氏云。邪在半表半里。虽潮热。不得为里大实。故仍以半表半里治之。何也。便溏胁满故也。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

  胃气因和。身 然而汗出解也。

  阳明病。腹满。不大便。舌上苔黄者。为邪热入腑。可下。若胁下硬满。虽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为邪未入腑。在表里之间。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上焦得通。则呕止。津液得下。则胃气因和。汗出而解。

  吴氏云。且有胁下硬满在。柴胡证犹未除也。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又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

  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

  不治。

  浮大为阳。风在表也。弦则为阴。风在里也。短气腹满。胁下及心痛。风热壅于腹中而不通也。若寒客于内而痛者。按之则寒气散而痛止。此以风热内壅。故虽久按而气亦不通。阳明病。鼻干。不得卧。自汗出者。邪在表也。此鼻干。不得汗。而嗜卧者。风热内攻不干表也。一身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者。风热攻于胃也。阳明之脉。

  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热胜则肿。此风热在经。故耳前后肿。刺之经气通肿则小瘥。如此者。外证罢。则可攻。若外证不解。虽过十日。脉续浮者。邪气犹在半表半里。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若其脉但浮而不弦大。无诸里证者。是邪但在表也。可与麻黄汤。以发其汗。若不尿。腹满。加哕者。关格之疾也。故云不治。难经曰。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津液内竭。肠胃干燥。大便因硬。此非结热。故不可攻。宜以药外治而导引之。

  卷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蜜煎导方第七十六

  蜜七合。一味内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卷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猪胆汁方第七十七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当责邪在里。以微恶寒。知表未解。与桂枝汤和表。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阳明伤寒。表实脉浮。无汗而喘也。与麻黄汤以发汗。

  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汤主之。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头而还者。热不得越也。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热甚于胃。

  津液内竭也。胃为土而色黄。胃为热蒸。则色夺于外。必发黄也。与茵陈汤。逐热退黄。

  王三阳云。此与头汗出。小便不通难治条。当细辨之。

  卷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茵陈蒿汤方第七十八

  茵陈蒿(六两味苦微寒) 栀子(十四枚擘苦寒) 大黄(二两去皮苦寒)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复减。黄从小便去也。

  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