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寒也。与桃
花汤。固下散寒。



<目录>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篇名>桃花汤方第八十九

属性: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味甘温) 干姜(一两味辛热) 粳米(一升味甘平)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
一服愈。余勿服。
涩可去脱。赤石脂之涩。以固肠胃。辛以散之。干姜之辛。以散里寒。粳米之甘。以
补正气。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满。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二三日以至四五日。寒邪入里深也。腹痛者。里寒也。小便不利者。水谷不别也。
下利不止。便脓血者。肠胃虚弱。下焦不固也。与桃花汤。固肠止利也。
吴氏云。凡下血。便脓血。有阴阳冷热之不同。古人云。见血无寒。又言血得热而
行。此大概之言也。
略曰。阳证内热。则溢出鲜血。阴证内寒。则下紫黑如豚肝也。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下焦血气留聚。腐化则为脓血。刺之以利下焦。宣通血气。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吐利手足厥冷。则阴寒气甚。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与吴茱萸汤。助阳散寒。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其支别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邪
自阳经传于少阴。阴虚。客热下利。咽痛胸满心烦也。与猪肤汤。调阴散热。



<目录>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篇名>猪肤汤方第九十

属性:猪肤(一斤味甘寒)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温、
分六服。
猪、水畜也。其气先入肾。少阴客热。是以猪肤解之。加白蜜以润燥除烦。白粉以
益气断利。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
阳邪搏于少阴。邪热为咽痛。服甘草汤则瘥。若寒热相搏为咽痛者。服甘草汤。若
不瘥。与桔梗汤。以和少阴之气。



<目录>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篇名>甘草汤方第九十一

属性: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一服。



<目录>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篇名>桔梗汤方第九十二

属性:桔梗(一两味辛甘微温) 甘草(二两味甘平)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桔梗辛温以散寒。甘草味甘平以除热。甘梗相合。以调寒热。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热伤于络。则经络干燥。使咽中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与苦酒汤。以解络热。
愈咽疮。



<目录>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篇名>苦酒汤方第九十三

属性:半夏(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味辛温)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甘微寒)
上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
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服之。
辛以散之。半夏之辛。以后音声。甘以缓之。鸡子之甘。以缓咽痛。酸以收之。苦
酒之酸。以敛咽疮。
王宇泰云。按苦酒。本草注曰醯。而成氏复云苦酒之酸。余则以为名义俱乖。安知
酒之味苦者。不可以已咽痛耶。若嫌苦酒性热。则半夏汤更辛。况此味苦哉。下文发字。
与敛字目相反。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甘草汤。主少阴客热咽痛。桔梗汤。主少阴寒热相搏咽痛。半夏散及汤。主少阴客
寒咽痛也。



<目录>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篇名>半夏散及汤方第九十四

属性:半夏(洗味辛温) 桂枝(去皮味辛热) 甘草(炙味甘平以上各等分)
以上三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
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一两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半夏桂枝之辛。以散经寒。甘草之甘。以
缓正气。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少阴主水。少阴客寒。不能制水。故自利也。白通汤温里散寒。



<目录>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篇名>白通汤方第九十五

属性: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