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36-奇症汇-第11页


故饮食逆从鼻窍而出。不见常人偶气逆而饮食自喷嚏出乎?即其例也。且右脉缓弱无力,气虚明矣。《内经》云∶形寒 饮冷则伤肺。又曰∶脾胃喜温而恶寒。又云∶视听明而清凉,香臭辨而温暖。子多服寒凉,此所以恶心、头晕、肌削也,
症当温补。盖肺属金而主气,金气旺则收敛不降,气下降则饮食从气下矣。以六君子汤加辛夷、桑白皮、苡仁、沉香,
一进而缓,三进止大半,七剂全安。
明宗室富顺王,一孙嗜灯花,但闻其气即哭索不已。时珍诊之曰∶此癖也。以杀虫治癖之药丸,服一料而愈。
\x解壅汤\x 黄芩 甘草 麦冬 花粉(各三钱) 桔梗 天冬(各五钱) 紫菀(二钱) 苏叶 百部(各一钱)
水煎服。
\x犀角升麻汤\x 犀角(十两) 升麻 防风 羌活(各三两) 川芎 白附子 白芷 黄芩(各五钱) 甘草(一钱)
上用四钱,水煎,食后临卧各一服,一日共服四次。
\x六君子汤\x(见目门)
<目录>卷之二<篇名>舌属性:《奇病方》云∶人有患舌缩入喉咙,乃寒气结于胸腹之故。急用附子、肉桂、干姜各一钱,白术五钱,人参三钱,
服之则舌自舒矣。
又云∶有人患舌吐出,不肯收进,乃阳火盛强之故。以冰片少许,点之即收。继服全舌散,二剂自安。
丁志云∶临安民有因患伤寒,舌出过寸,无能疗治,但以笔管通粥饮入口,每日坐于门。一道人见之,咨嗟曰∶ 吾能疗此。顷刻闻耳,奈药不可得,当竭力访之,不肯告而去。明日又言之,至于旬时,会中贵人罢归,下马观病者,
道人适至,其言如初。中贵问所须,乃梅花冰片也。笑曰∶此不难耳,即遣仆驰取以付之。道人即研为末,糁舌上,随 手而缩。凡用五钱,病立愈。
《王明清余话》云∶王贶,字子亨,本士人,为南京宋毅叔婿。毅叔医名擅南北,贶初传其学未精,薄游京师,甚 凄然,会盐法有变,有大贾观偈示,失惊HT 舌,遂不能复入。经旬遂不食下咽, 羸日甚,国医不能疗,其家忧惧。
榜于市曰∶有治之者,当以千万为谢,贶利其所售之浓,始往应其求。既见贾之状,忽发笑不能止,心以未易措手也。
其家人怪而诘之,贶诊为大言笑之曰∶所笑辇毂之大如此,乃无人治此小疾耳?语主人家曰∶试取《针经》来。贶漫检 之,偶有与其疾似是者,贶曰∶尔家当勒状与我,万一不能治,则勿扰我。我当为针之,可立效。主病者不得已,亦从 之。即针舌之底,抽针之际,其人若委顿状,顷刻舌遂伸缩如平时矣。其家大喜,谢之如约,又为之延誉。是时翕然名 动京师,家既小康,始得尽心《肘后》之书,卒有闻于世。事之偶然有如此者,贶后以医得幸。宣和中,为朝请大夫,
着《全生指迷论》,医者多用之。
《圣惠方》云∶有人忽舌硬如铁,血出不止,用木贼煎水,漱之即愈。
〔源按〕经云∶心脉系舌本,脾脉络舌旁,系舌下,故舌病多二经之所致也。又云∶心热则生疮,脾热则强硬。舌 尖肿胀叠浓,为重舌。舌肿硬而不柔和,挺然胀满,或退场门者为木舌。乃心脾二经之火上壅。急以针砭,刺出毒血,以 杀其标,然后以泻心脾之药,治其本可也。观此则舌硬如铁,而血出不止,则火已开泄,可不用针砭,独用木贼一味,
升散火邪,乘其势而提之,故但漱而愈。
《良方》云∶一人无故舌上出血,仍有小窍,医者不晓何疾,偶曰∶此名舌衄。炒槐花为末,掺之而愈。
又云∶人有患舌痹或麻,此痰气滞于心胞络也,服顺气豁痰汤自愈。
〔源按〕舌痹,亦有患心血不足,不可作风热及痰治,须用理中汤合四物汤治之。
立密云∶先兄口舌糜烂,痰涎上涌,饮食如常,遇大风欲扑地。用补中益气汤及八味丸即愈。间乐数日,仍作。每 劳苦,则痰盛目赤,漱冷水舌稍愈,顷间舌益甚,用附子片含之即愈,服煎药诸症方痊。
《医说》云∶一人中仙茅毒,舌胀退场门,渐大与肩齐,即以小刀 之,随破随合, 之百数,始有血一点。曰∶可 救矣。煮大黄、朴硝与服,以药掺之,应时消缩。此皆火盛性淫之人,过服之害也。
戴人治南邻朱老翁,年六十余岁,身热数日不已,舌根肿起,和舌尖亦肿,肿至满口,比原舌大三倍,一外科以燔 针,刺其舌两旁,下廉泉穴,病势转凶。戴人曰∶血实者宜决之。以排针磨令锋极尖,轻砭之,日砭八九次,出血约二 三盏。如是者三次,渐觉血少,病减肿消。夫舌者,心之外候也。心主血,故血出则愈。又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燔 针艾火,皆失此义也。薛新甫云∶凡舌肿胀甚,宜先刺舌尖,或舌上,或边旁出血,泄毒以救其急。惟舌下廉泉穴,此 属肾经,虽当出血,亦当禁针,慎之。
甄立言治一妇,正产之时,收生妇以温水进之,误用鹿角脂,女子涂鬓发也。因哇而舌出,产后数日不能收,医药 屡不应。甄以朱砂涂其舌,仍命作产子状,以两妇人掖之。
乃使人潜于壁外,多奉缶器,向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