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二两炮) 甘草(二 两炙)
黄(二两去节) 独活(二两)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始病一二日者,可服此汤,汗后 重服勿汗也,病久者初服可用大黄二两,初秋夏月豪雨冷,及天行暴寒,热伏于内宜生姜四 两代干姜,除茱萸,用枳实二两炙。忌羊肉海藻菘菜饧生葱。(出第六卷中)
古今录验下气橘皮汤,疗春冬伤寒秋夏冷湿咳嗽喉中鸣声上气不得下,头痛方。
橘皮 紫菀 麻黄(去节) 杏仁(去双仁尖皮) 当归 桂枝 甘草(炙) 黄芩(各 三分 )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重合之。忌海藻菘菜生葱。(出第三卷 中)
延年疗伤寒骨节疼头痛眼睛疼咳嗽知母汤方。
知母(二两) 贝母(三两) 干葛(三两) 芍药(三两) 石膏(四两碎裹) 黄 芩(三两 )杏仁(一两去皮尖及双仁) 栀子仁(三两擘)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为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再服。忌蒜 面七日。(出第九卷中)
<目录>卷第二<篇名>伤寒攻目生疮兼赤白翳方六首内容:病源目者脏腑之精华,肝之外候也,伤寒热毒壅滞,熏蒸于肝上攻于目,则令目赤肿痛 若毒瓦斯盛者眼生翳膜又肝开窍于目,肝气虚热,乘虚上冲于目,故目赤痛重者生疮翳白膜息 肉 肘后疗伤寒大病后,热毒攻目方。
煮蜂房以洗之,日六七度。(张文仲同)
又方 冷水渍青布以掩目。(张文仲同)
又疗热病后生翳方。
烧豉二七粒末,纳管中以吹之。(并出第二卷中文仲备急同)
短剧漏芦连翘汤,疗伤寒热毒,变作赤色痈疽丹疹肿毒,及眼赤痛生障翳,悉主之方兼 疗天行。
漏芦(二两) 连翘(二两) 黄芩(二两) 麻黄(二两去节) 白蔹(二两) 升 麻(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黄(三两切) 枳实(三两炙)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相去二食顷更服,热盛者可加芒硝 二两。忌海藻菘菜等物。(千金同)
又秦皮汤,疗毒病冲眼忽生赤翳,或白,或肿肤起,或赤痛不得视光,痛入心肝或眼 外浮肿如吹汁出,生膜覆珠子方。
秦皮(二两) 前胡(二两) 常山(二两) 黄芩(二两) 升麻(二两) 芍药(二 两) 白 薇(二两) 枳实(二两炙) 大黄(三两) 甘草(二两炙)
上十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二食顷更服,若盛热者可加芒硝二两。忌 海藻菘菜生葱生菜。(出第六卷中一方加蕤仁一两栀子仁半两)
张文仲秦皮汤,主伤寒病热,毒瓦斯入眼,生赤脉赤膜白肤白翳者,及赤痛不得见光,
痛毒烦恼者神效方。
秦皮 升麻 黄连(各一两)
上三味切,以水洗去尘,用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冷之,分用三合,仰眼,以绵绕箸头 ,取汤以滴眼中,如屋漏状,尽三合止,须臾复用,日五六遍乃佳。忌猪肉冷水。(出第二 卷中)
<目录>卷第二<篇名>伤寒口疮方二首内容:病源夫伤寒冬时发其汗,必吐利,口中烂生疮以其热毒在脏,心脾烦壅,表里俱热,热 不已,毒瓦斯熏于上焦,故令口舌干燥生疮也。(出第七卷中)
深师疗伤寒热病口疮,黄柏蜜方。
黄柏(削去上皮取里好处薄斜削)
上一味以崖蜜半斤极消者,以渍柏一宿,唯欲令浓,含其汁,良久吐之更复如前,若胸 中热有疮时饮三五合尤良。
又疗伤寒口疮烂者升麻汤方 升麻(一两) 甘草(一两炙) 竹叶(切五合) 麦门冬(三分去心) 牡丹(一分)
干枣(
二十枚擘)
上六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五服含,稍稍咽之为度。忌海藻菘菜胡荽 等。(并出第十四卷中)
<目录>卷第二<篇名>伤寒手足欲脱疼痛方七首内容:病源此由热毒瓦斯从内而出,循经络攻于手足也,人五脏六腑井荥输,皆出于手足指,故 毒从脏腑而出也。(出第八卷中)
范汪疗伤寒热病,手足肿欲脱方。
生牛肉裹之,肿消痛止。(出第三十卷中深师同)
崔氏疗伤寒手足热疼欲脱方。
取羊屎煮汁以淋之,瘥止,亦疗时疾阴囊及茎肿,亦可煮黄柏洗之。(肘后深师集验 千金备急并同出第一卷中)
集验疗毒热攻手足,肿疼欲脱方。
浓煮虎杖根,适寒温以渍手足,入至踝上一尺。(兼疗天行范汪肘后千金同)
又方 酒煮苦参以渍之。(范汪千金集验同并出第二卷中)
千金疗毒热病攻手足肿疼痛欲脱方。
煮马粪若羊粪汁渍之,猪膏和羊粪涂之,亦佳。(范汪集验肘后同)
又方 取常思草绞取汁以渍之,一名苍耳。(范汪集验肘后同出第十卷中)
备急疗热病手足肿欲脱者,方兼主天行。
以稻穣灰汁渍之佳。(集验千金肘后同出第一卷中)
<目录>卷第二<篇名>伤寒虚羸方四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