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袭入也。

人参 玄参 丹参 枣仁 天冬 麦冬 菖蒲 茯苓 茯神 当归 远志 五味 桔梗半夏 生地 橘红 枳壳 柏仁 炙草 竹茹

原注:此天王补心丹,合十味温胆法也。心血本亏,补心丹主之;痰涎袭入,十味温胆汤主之。

邓评:手振心悸,每多风痰错杂,钩钩、天麻、防风等均宜加入。

孙评:肢振有风动之象,宜加熄风之品,如天麻之类。

湿热生痰,留于手足少阳之府,累及心包。心惊胆怯,性急善忘,多虑多思,舌苔浊腻带黄,胸脘内热。清化为宜。

黄连温胆汤 加洋参枇杷叶

原注:舌苔浊腻带黄,加入黄连一味,苦燥化湿。再加洋参补阴,枇杷叶清肺,想是火旺之体,肺液必亏,且以救二陈之过燥也。

邓评:证见苔浊脘闷,方用清化极是。若拘乎壮水养血,滋补频投,其病必难脱体。

神蒙善忘,包络之病为多。然左寸脉息上浮,关部独带弦数,右寸与关小而带弦,白苔满布,大便久溏,肢体无力,倦怠嗜卧。脾经之湿痰,被肝火所冲激,累及心包也。

藿梗党参 于术 半夏 陈皮 香附 砂仁 木香 沉香远志 枳壳 葛根 菖蒲 竹油

治按:此必兼有胀满之候,故方中多香燥和脾之品。用葛根、藿梗,乃兼清暑湿之意。

邓评:推论病情殊透彻。惟此方与病源不甚中U,宜以导痰汤加远志、姜、连、白术。竹油宜易竹茹。

孙评:便溏体倦嗜卧,想腹中必痛,故用诸多香燥和脾之品,兼入藿梗、葛根者,清暑而并升清气之意也。

再诊:痰因湿酿,湿自脾生,脾若健运,则无湿以生痰,所患善忘等证,自可化为乌有。然则健脾一法,在所必需矣。

香砂六君子汤 加沙苑远志 谷芽

原注:苔白便溏,乏力嗜卧,皆脾倦见证,故用健脾化湿法。

邓评:案语倜傥。所加沙苑不如益智子为切当。

痰 火 门

胃为贮痰之器,上逆心包,轻则胸闷,重则神蒙。

导痰汤合温胆汤

另白金丸

诒按;此治痰蒙之正法也。在此证尚属轻剂。

邓评:此必痰重火轻之候。

孙评:神蒙宜参入芳香宣窍之味,如菖蒲、远志之类。

曾经失血,现在内热吐痰,夜来大魇,脉象滑数。阴虚挟痰所致。

十昧温胆汤 加麦冬 归身

诒按:阴虚挟痰之证,用药最难恰好。十味温胆汤,即温胆汤去竹茹,加参、地、枣仁、远志、五味,治寒涎沃胆,胆寒肝热,心悸不寐。

邓评:脉象既已滑数,当必痰火内盛。所用参、地、五味,恐有碍于痰火。

孙评:十味温胆之用,前人未尝如此清晰。足见柳氏读书曾皆细玩。

痰 饮 门

积饮成囊。

平陈汤

另丸方:茅术一斤芝麻半斤枣肉丸如便血山栀

汤下

诒按:此病不易除根。煎丸两方,极为熨贴,特未识能奏肤功否。

邓评:用茅术佐以芝麻者,想因便血肠燥故耳。

鼻血遗精,肺肾俱病;寒热盗汗,营卫并伤。必须大补为是。无如脉息细弦,舌苔满布,二便失调,饮食不舒,脾家又有湿痰为患,先宜化湿健脾,再商补剂。

枳砂二陈汤 加乌梅生姜

诒按;方中乌梅一味,似不入格。查《医通》载二陈汤古方,本有乌梅,取敛护胃阴之意;先生用此,其意或在是乎。

邓评:精血与汗之不摄,亦痰火湿热内扰之故。

孙评:用乌梅想因盗汗之故,敛阴和阳较五味次一层。

动则气喘,言则亦然,是下虚也,宜其俯仰不适矣。至于脘中拒按,隐隐作疼,筑筑而跳,脉息中部太弦,必有湿热痰浊交阻于胃,失下行为顺之常,未便独以虚治。

川贝 陈皮 茯苓 白芍 牛膝 海蛇 荸荠

另水泛资生丸

诒按;此必挟有痰饮,阻于中脘,宜从饮门用意。

邓评:病既下虚上实,用药须两不相碍。此方固称平妥,拟再加蒌、连、桑皮可也。盖脉息中部太弦,必挟木火为患耳。

再诊:俯仰自如,渐通之兆。所见言动之气喘,脘腹之拒按,已日轻一日,大妙事也。动气攻筑,独不能除,且兼气坠少腹,卧则可安,此则非胃气之能降,而实脾气之不升也。

香砂六君丸合雪羹 加神曲

另资生丸

诒按:立论精当明了,惟用药尚不甚得力。

邓评:不特脾气之不升,抑且木气之郁陷矣.

咳 喘 门

年逾古稀,肾气下虚,生痰犯肺,咳喘脉微,当与峻补。

金水六君煎麦、地、橘,夏、苓、草。 合生脉散加核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