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98-古今医统大全-第139页

所过为原。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腰脊痛如折,髀不可曲,项强不能回顾,筋挛,疟寒热,目内 赤烂,头痛如破。
\x束骨\x 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赤白肉际陷中。足太阳脉所注为俞。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肠癖泄泻,疟痔癫狂,发背痈疔,头痛目眩,腰脊痛,项强不可回顾。
\x通谷\x 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足太阳脉所溜为荥水。针二分,灸三壮。
【主治】头痛目眩,项痛,鼽衄,目KT KT ,食多不化,失欠。
\x至阴\x 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如韭叶。足太阳脉所出为井金。针一分,灸三壮。
【主治】头重风寒,鼻塞目翳,胸胁痛转筋,寒疟汗不出,失精目疼。
<目录>卷之六\经穴发明<篇名>足太阳膀胱经穴歌属性:足太阳经六十三,睛明攒竹曲差参。五处承光通天穴,络却玉枕天柱崭。大杼风门引肺俞,
厥阴心俞膈俞注。肝俞胆俞脾俞合,胃俞三焦肾俞中。大肠小肠膀胱俞,中膂白环两俞输。自从 大杼至白环,相去脊中三寸间。上 次 中复下,会阳承扶殷门央。浮 委阳委中罅,膊内夹脊 附分当。太阳行背第三行,魄户膏肓与神堂。 膈关魂门旁,阳纲意舍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 续,二十椎下秩边藏。合骨以下合阳是,承筋承山居其次。飞阳跗阳洎昆仑,仆参申脉连金门。
京骨束骨又通谷,小指外侧至阴续。
<目录>卷之六\经穴发明<篇名>足太阳膀胱经步穴歌属性:足太阳兮膀胱经,目 内角始睛明。眉头陷中攒竹名,曲差二穴伴神庭。五处挨排夹上星,
承光五处后寸半。通天络却亦停匀,玉枕横夹于脑户,尺寸当准《铜人经》。天柱夹项后发际,
大筋外廉陷中是。夹脊相去寸五分,大杼大椎二风门。肺俞三椎厥阴四,心俞五椎之下论。更有 膈俞相梯级,第七椎下隐然立。第八椎下穴无有,肝俞数之当第九。十椎胆俞脾十一,十二椎下 胃俞取。三焦肾俞次第下,十三十四两椎主。大肠俞在十六椎,小肠俞十八椎止。十九椎下寻膀 胱,中膂内俞椎二十。白环二十一椎当,上 次 中与下。一空二空夹腰胯,并同夹脊四个 ,
载在《千金》君勿讶。会阳阴尾两旁分,尺寸须看督脉分。第二椎下外附分,夹脊相去古法云。
先从脊后量三寸,不是灸狭能伤筋。魄户三椎膏肓四,四五三分分明是。第五椎下索神堂,第六 两穴出。膈关第七魂门九,阳纲意舍十十一。胃仓肓门屈指弹,椎看十二与十三。志室次之 为十四,包肓十九合参详。秩边二十椎下是,承扶臀阴文中央。殷门承扶六寸直,浮 一寸上委 阳。委阳却与殷门并,
中外廉两筋乡。委中膝 约文里,此下三寸寻合阳。承筋 肠中央是,承山 下分肉旁。飞扬 外踝上七寸,跗阳踝上三寸量。金门正在外踝下,昆仑踝后跟骨中。仆参跟骨下陷是,申脉分明 踝下容。京骨外侧大骨下,束骨本节后陷中。通谷本节前陷是,至阴小指外侧逢。
<目录>卷之六\经穴发明<篇名>肾脏图属性:\r肾脏图\ps127a75.bmp\r 经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北方黑色,通入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应 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其液唾,其色黑。北方生寒,
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
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
湿胜寒。咸伤血,甘胜咸。肾开窍于耳,耳和则闻五音矣。
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趋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上 内,出 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系舌本。其支 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x涌泉\x(一名地冲) 在足心陷中,屈足拳指宛宛中,跪取之。足少阴脉所出为井木。
针五分,灸三壮。
【主治】尸厥,面黑如炭,喘吐有血,目视KT KT 无所见,善恐咽肿,肠癖小腹急痛,泄 泻下重,足胫塞,颈痛目眩,转胞不得尿,霍乱转筋,肾积奔豚,热厥。
\x然谷\x(一名龙渊) 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中。又云内踝前在下一寸别于太阴、跷脉之 ,
足少阴脉所流为荣。针三分,灸三壮。
<目录>卷之六\经穴发明<篇名>足少阴肾经穴图属性:\r足少阴肾经穴图\ps127a76.bmp\r 【主治】足跗肿, 酸,小腹胀,痿厥寒疝,咽痛心恐烦满,男子遗精,妇人阴挺出,月 经不调,初生小儿脐风口噤。
\x太溪\x(一名吕细) 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足少阴肾脉所注为俞土。凡男子妇 人病有此脉则生,无此则死。
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