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饮夕效。部分有上中下。用药有深浅次第。
如邪在上中二焦而遽下之。成结胸痞气是也。所谓宜缓不宜速也。人之
所籍以生者胃气耳。既为风寒饮食所伤。而复药以克之。是重伤也。惟用
辛温苦平之剂。令其克化足矣。非比大积大聚。必得蓬术大黄等峻厉以
荡之。庶胃气不大坏。而完复可俟也。所谓宜平不宜峻也。既伤于食。必审
何物受伤。何药能制。如山楂制肉。莱菔制面与豆。陈皮制蛋。杏仁制粉。葛
根制酒。茗制谷气之类。一物一治。用的为君。以他药佐之。庶易见功。不然
泛投取应。岂可得乎。所谓宜专不宜杂也。凡物之理。有升必有降。若降令
太过。则壅塞而不行。胃气喜升。葛根能鼓舞之。胆气欲升。柴胡能条达之。
而后加以内消之药。则升降之道得。而物易以化矣。所谓宜升不宜降也。
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肾为胃关。又主五液。其所以能变化传导者赖此耳。
若辛热躁烈之药。有以竭之。则烦躁斑黄谵妄之所由作也。如平胃散中。
浓朴。苦温者也。同以葛根则润。青皮枳实。苦而下降也。缓以甘桔则不峻。
楂肉味酸。能调五味而化油腻。广皮枳壳。能理气而快膈。若妇人多怒。加
香附以调之。故伤寒里药。发表在前。汗液外泄。不可又用苍术木香草果
豆蔻之属。复竭其液也。观其燥结。独用胆汁蜜导。又可知矣。所谓宜润不宜燥也。
枳朴汤
枳壳(麸炒) 浓朴(姜汁炒) 桔梗 柴胡 广皮(各一钱)
山楂 葛根(各一钱五分) 甘草(二分炙)
加砂仁生姜。水煎。如寒未除。加紫苏一钱。伤面。加卜子一钱。邪在下。加
青皮枳实各一钱。去枳壳服四五剂。邪已变化。如未大便。用猪胆或蜜煎导之。
按上表里二法。最为稳当。惟不竭其津液也。岂待清火而后愈乎。盖寒
凉一早。食便不消。其热愈炽。所谓点沸不如抽薪也。



<目录>卷之一\伤寒

<篇名>热症论

属性:伤寒热症烦躁口干。耳聋目昏。唇焦舌赤。甚则发斑发黄。谵语狂妄。皆火
为之芩连栀柏大黄之属。非正治之药乎。然而未可以骤也。如太阳表未
解而脉浮数。火郁则宜发之也。少阳寒热呕而口苦。木郁则宜达之也。阳
明胃实而热者。上郁则宜夺之也。惟邪热已深。蓄而不解。脉洪且数。长而
有力。上焦。凉膈散。中焦。白虎汤。三焦。黄连解毒汤。虚烦。栀子豆豉汤。斑毒。
三黄石膏汤。发黄。茵陈栀子汤。导赤散。皆治火之剂也。殊不知有虚火实
火之分。上焦虚渴。生脉散。中焦血虚发热。症类白虎。当归补血汤。下焦真
水已竭。屡清不解。六味地黄汤。仲景恐肾水干。急下以存津液。何不亟亟
滋阴。尚恐不及。反用承气以下之乎。余每治伤寒发热不止。脉来虚数。大
便或行或结。口燥咽干。耳聋目瞀。胸中觉饥无所胀满。即股六味地黄大
剂饮之。无不应手获效。真百发百中之神剂也。若以芩连栀柏。大苦大寒。
反伤真气。赵氏所谓以有形之水。沃无形之火。适足以伤生耳。安见其有济也。
按清火。有直折。从治。升散。甘缓。壮水诸法。须看其形色脉候虚实。及进
寒凉而弥甚者。不可不知变计也。东垣升阳散火。内经导火归元。固有
采其微者矣。
凉膈散
大黄 朴硝 甘草 黄芩 山栀 薄荷(各二两) 连翘(四两)
各为末。每服五七钱。水煎服。
白虎汤
石膏 知母(各三钱) 甘草(五分炙) 粳米(半合)
水煎服
黄连解毒汤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各等分)
水煎。
栀子豆豉汤
肥栀子(四枚) 香豉(五钱)
水二钟。煎栀子一钟。入豉煎至七分。去渣服。
三黄石膏汤
黄连 黄芩 大黄 石膏
水煎。
茵陈栀子汤
茵陈(三钱) 山栀 大黄(各二钱)
水煎。
导赤散
生地黄 木通 甘草(炙各一钱)
为末。每服一钱。竹叶汤调服。
升阳散火汤
升麻 独活 羌活 防风 柴胡 葛根 人参 甘草 白芍药
水煎。
生脉散
人参(二钱) 麦门冬(一钱半) 五味子(三分杵)
水煎。
当归补血汤
黄 (六钱蜜炙) 当归(四钱)
水煎。



<目录>卷之一\伤寒

<篇名>舌论

属性:凡看伤寒传变。首辨舌色。则寒热虚实之理。昭然可见。如口之渴与不渴。
津之有亡枯润。色之红赤淡白。苔之黄白焦黑。刺之多少。或易刮。或刮不
去易生。肿之大小浓薄。伸缩之难易。饮之喜热喜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