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下也. 若误下之, 热陷膀胱, 竭其津液, 则直视失溲, 小便少也.
风湿热盛, 若误以火熏蒸强汗, 火旺津亡, 则发黄色, 瘛惊痫也.
风温之证, 不可汗下, 主以葳蕤汤. 若脉虚汗多, 主以桂枝合人参白
虎汤. 一逆引日再命终, 谓一逆尚可引日, 若汗而又下, 下而又火,
则为再逆, 是促命期也.
温疟
5.温疟得之冬中风, 寒气藏于骨髓中, 至春邪气不能发, 遇暑烁髓
消肌形, 或因用力腠发泄, 邪汗同出故热生, 衰则气复寒后作, 证同
温热治相同.
【注】经曰: 温疟得之冬中于风, 寒气藏于骨髓之中, 至春阳气尚微
,邪气不能自出, 因值大暑, 烁脑髓消肌肉, 腠理发泄, 或有所用力
,邪气与汗同出, 出则阴虚而阳盛, 故热生也. 衰则气复入, 入则阳
虚而阴盛, 故后作寒也. 其证同温热, 治亦相同也.
湿温
6.温复伤湿湿温病, 身重胸满及头疼, 妄言多汗两胫冷, 白虎汤加
苍术苓.
【注】温病复伤于湿, 名曰湿温. 其证则身重胸满, 头疼妄言, 多汗
两胫逆冷, 宜白虎汤加苍术、茯苓、温、湿两治法也.
中 温毒 风湿
7.温病中⑽露静, 证同温热热尤炎. 伤湿汗出当风立, 风湿发热
重疼牵.
【注】中, 即中暑也. 温热之病复中于暑, 名曰温毒证; 治同乎温
热,但热尤盛也. 伤湿之病复感于风, 名曰风湿;其证发热身重, 疼
痛牵掣也, 治法已详于身痛矣. 中⑾暝谑蠲.
痉证
8.痉证反张摇头噤, 项强拘急转侧难, 身热足寒面目赤, 须审刚柔
治法全.
【注】风湿寒之邪合而为痉, 其证则背反张, 摇头口噤, 项强拘急,
转侧艰难, 身热足寒, 面目赤色也. 须审刚柔治之可痊也. 风湿盛者
,则有汗为柔痉. 风寒盛者, 则无汗为刚痉. 均以小续命汤主之, 刚
痉去附子, 柔痉去麻黄. 表实者去参, 附, 加羌活, 独活. 里实者去
参,附, 加芒硝, 大黄. 甚者则以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发之. 此治
痉之大略也, 详在痉门.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三十八卷

<篇名>易愈生证

属性:9.神清色泽亮音声, 身轻肤润脉和洪, 忽然口噤难言躁, 脉即停伏
战汗宁, 饮多消散知酿汗, 能食脉浮表还平, 子得午解阳来济, 午得
子解是阴从.
【注】易愈之病, 取于神则神清, 取于色则色泽, 取于声则音长, 取
于体则身轻, 取于皮则肤润, 取于脉则和洪, 皆一脉不死之证, 故曰
生证也. 若有如是之生证, 忽然口噤不语, 烦躁而甚, 六脉停伏, 宜
谨察之, 非变凶也, 乃邪正交争, 生战汗之候, 为将愈之兆也. 凡伤
寒渴者, 多阳证易愈, 若忽然饮多寻常, 消散无停, 知酿汗而作解也
.伤寒多不能食, 若忽然能食且脉浮, 知胃和邪还于表而作解也. 若
不即解者, 阴阳未得其时也, 子时得之午时必解, 阳济阴生而解也,
午时得之子时必解, 阴从阳化而解也.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三十八卷

<篇名>难治死证

属性:10.伤寒死证阳见阴, 大热不止脉失神, 阴毒阳毒六七日, 色枯声败
死多闻. 心绝烟熏阳独留, 神昏直视及摇头. 环口黧黑腹满痢, 柔汗
阴黄脾败由. 肺绝脉浮而无胃, 汗出如油喘不休. 唇吻反青肢冷汗,
舌卷囊缩是肝忧. 面黑齿长且枯垢, 溲便遗失肾可愁. 水浆不入脉代
散,呃逆不已命难留. 大发风温而成痉, 湿温重⒋倜终. 强发少阴
动经血, 口鼻目出厥竭名. 汗后狂言不食热, 脉躁阴阳交死形. 厥冷
不及七八日, 肤冷而躁暂难宁, 此病名之曰藏厥, 厥而无脉暴出凶,
厥而下痢当不食, 反能食者名除中.
【注】病有生死, 治有难易. 生病不药可愈, 死病虽药莫救. 何则?
以阴阳邪正有盛衰也, 正盛邪衰则生, 阴盛阳衰则死. 伤寒阳证, 见
浮大数动滑之阳脉, 则易愈而生, 见沉微涩弱弦之阴脉, 则难治而死
.故阴病见阳脉者生, 阳病见阴脉者死也. 大热不止, 邪盛脉失神正
虚,正虚邪盛, 故死也. 阴毒阳毒, 亢极不生化也; 色枯声败内外两
夺也, 故均主死. 形若烟熏, 神昏直视摇头者, 此阳邪独留, 攻心而
绝也. 环口黧黑, 腹满下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