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虚
而寒者, 藏而不能约; 实而热者, 约而不能出也. 膀胱气虚, 无气以
固,则藏而不约不禁, 遗失之病生, 补中固真汤证也. 膀胱气热, 壅
结不行, 则约而不出, 淋涩癃闭之病生, 八正五淋散证也. 此不全关
乎气化, 而又关乎虚寒, 实热之为病也. 八正, 五淋皆治淋涩癃闭之
药,而不无轻重之别. 轻者, 有热未结, 虽见淋涩尿赤, 豆汁, 砂石
,膏血, 癃闭之证, 但其痛则轻, 其病不急, 宜用五淋散单清水道,
故以栀, 苓清热而输水, 归, 芍, 益阴而化阳, 复佐以甘草调其阴阳
,而用稍者, 意在前阴也. 重者, 热已结实, 不但痛甚势急, 而且大
便亦不通矣, 宜用八正散兼泻二阴, 故于群走前阴药中, 加大黄直攻
后窍也. 丹溪方加木香者, 其意亦以气化者欤!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

<篇名>逍遥散

属性: 治肝家血虚火旺, 头痛目眩烦赤, 口苦倦怠烦渴, 抑郁
不乐, 两胁作痛, 寒热, 小腹重坠, 妇人经水不调, 脉弦大而虚.
芍药 ( 酒炒 )  当归 白术 ( 炒 )  茯苓 甘草 ( 炙 )  柴胡
各二钱 引用煨姜三片, 薄荷少许, 煎服. 加味逍遥散, 即此方加丹
皮, 山栀 ( 炒 ) 各五分.
【集注】赵羽皇曰: 五脏苦欲补泻: 云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盖肝
性急善怒, 其气上行则顺, 下行则郁, 郁则火动而诸病生矣. 故发于
上,则头眩, 耳鸣而或为目赤. 发于中, 则胸满, 胁痛而或作吞酸.
发于下, 则少腹疼疝而或溲溺不利. 发于外, 则寒热往来, 似疟非疟
.凡此诸证, 何莫非肝郁之象乎? 而肝木之所以郁, 其说有二: 一为
土虚不能升木也, 一为血少不能养肝也. 盖肝为木气, 全赖土以滋培
,水以灌溉. 若中土虚, 则木不升而郁. 阴血少, 则肝不滋而枯. 方
用白术, 茯苓者, 助土德以升木也. 当归, 芍药者, 益荣血以养肝也
.薄荷解热, 甘草和中. 独柴胡一味, 一以为厥阴之报使, 一以升发
诸阳. 经云: 木郁则达之. 遂其曲直之性, 故名曰逍遥. 若内热, 外
热盛者, 加丹皮解肌热, 炒栀清内热, 此加味逍遥散之义也.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

<篇名>龙胆泻肝汤

属性: 治胁痛口苦, 耳聋耳肿, 筋痿阴湿, 热痒阴肿, 白浊溲血.
龙胆草 ( 酒炒 )  黄芩 ( 炒 )  栀子 ( 酒炒 )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 酒洗 )  柴胡 甘草 生地 ( 酒炒 ) 水煎服.
【注】胁痛口苦, 耳聋耳肿, 乃胆经之为病也. 筋痿阴湿, 热痒阴肿
,白浊溲血, 乃肝经之为病也. 故用龙胆草泻肝胆之火. 以柴胡为肝
使.以甘草缓肝急. 佐以芩, 栀, 通, 泽, 车前辈大利前阴, 使诸湿
热有所从出也. 然皆泻肝之品, 若使病尽去, 恐肝亦伤矣, 故又加当
归,生地补血以养肝. 盖肝为藏血之脏, 补血即所以补肝也. 而妙在
泻肝之剂, 反作补肝之药, 寓有战胜抚绥之义矣.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

<篇名>左金丸

属性: 治肝脏火实, 左胁作痛.
黄连 ( 炒 ) 六两 吴茱萸 ( 汤泡 ) 一两, , 右为末, 作丸.
【集注】胡天锡曰: 此泻肝火之正剂. 肝之治有数种; 水衰而木无以
生,地黄丸, 乙癸同源是也; 土衰而木无以植, 参苓甘草剂, 缓肝培
土是也; 本经血虚有火, 用逍遥散清火; 血虚无水, 用四物汤养阴.
至于补火之法, 亦下同乎肾; 而泻火之治, 则上类乎心. 左金丸独用
黄连为君, 从实则泻子之法, 以直折其上炎之势; 吴茱萸从类相求,
引热下行, 并以辛燥开其肝郁, 惩其I格, 故以为佐. 然必本气实而
土不虚者, 庶可相宜. 左金者, 木从左而制从金也.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

<篇名>泻青丸

属性: 治肝火风热, 不能安卧, 多惊多怒, 目赤肿痛, 及小儿
急惊抽搐.
龙胆草 山栀 大黄 ( 酒蒸 )  川芎 当归 羌活 防风等分, 蜜
丸,竹叶汤下.
【注】龙胆草直入肝经, 以泻其火, 佐栀子, 大黄, 使其所泻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