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乃可攻里,今表邪微而里邪甚,故用承气桂枝二汤,相合以和表里,如伤寒之用
大柴胡,此其义也。



<目录>卷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篇名>厚朴七物汤方

属性:厚朴半筋 甘草三两 大黄二两 大枣十枚 枳实五枚 桂枝二两 生姜五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
寒多者,加生姜至半筋。
@@@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按】
按之心下满痛之下,当有「有潮热」之三字,若无此三字,则不当与大柴胡汤,是必
传写之遗。
【注】
按之心下满痛,有潮热者,此为表里俱实,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两解之。此二治皆下
实满之法也。



<目录>卷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篇名>大柴胡汤方

属性:柴胡半筋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洗)半筋 枳实(炙)四枚 大黄二两 大
枣十二枚 生姜五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抟,即为寒疝。绕脐
痛苦,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按】
此条脉重出,下条有证无脉,「其脉沉紧者」之五字,当在下条里急之下。然脉弦而
紧,是劲急之甚,当属寒疝之重者。其白汗之「白」字,当是「自」字。下条其脉沉
紧是里痛之脉,当属寒疝之轻者,必是传写之□。
【注】
疝病犯寒即发,故谓之寒疝也。其病发则绕脐少腹急痛,恶寒汗出,手足厥冷,不欲
饮食,脉弦而紧,主急主痛,此寒疝应有之证脉也。主之乌头煎者,是专以破邪治标
为急,虚实在所不论,故曰: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也。



<目录>卷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篇名>乌头煎方

属性:乌头(熬,去皮,不□咀)大者五枚
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
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
寒疝,腹中痛,及□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按】
□痛里急之下,当有上条「其脉沉紧」四字。
【注】
寒疝腹中痛及□痛里急,脉见沉紧,较之绕脐苦痛轻矣。且无恶寒汗出,手足厥冷,
故不用乌头煎之大温大散,而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养正为本,散寒为次,此治寒疝之
利剂也。服乌头煎病势退者,亦当与之。
【集注】
李□曰:疝属肝病,肝藏血,其经布□肋,腹□并痛者,血气寒而凝涩也。当归通经
活血,生姜温中散寒。里急者,内虚也,用羊肉补之,『内经』云:形不足者,温之
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也。
沈明宗曰:按此连冲脉为疝,治当温补也。肝木受邪,乘脾则腹中痛,本经之气不舒
,故□亦痛,连及冲脉则里急矣。所以当归补养冲任而散风寒,羊肉温补荣卫之气,
脾邪散而痛自止。方后云:痛而多呕,乃肝气上逆临胃,故加橘、术补之。



<目录>卷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篇名>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属性: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筋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筋。痛多
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
之。
【按】
「抵当」二字,衍文也。
【注】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体疼痛,此疝之寒重者也。灸刺、诸药不能取效,
则急以乌头煎加桂枝汤五合,以解内外之盛寒也。
【集注】
徐彬曰:起于寒疝腹痛,而至逆冷,手足不仁则阳气大痹,加以身疼痛,荣卫俱不和
,更灸刺诸药不能治,是或攻其外,或攻其内,邪气牵制不服也。故以乌头攻寒为主
,而合桂枝全汤以和荣卫,所谓七分治里、三分治表也。



<目录>卷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篇名>乌头桂枝汤方

属性:乌头五枚
右一味,以蜜二筋,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初服二合不知,
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