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诊断\x 此温热之病,阳明腑热已实,其热循经上升兼发生脑膜炎也。脑藏神明主知觉,神经因
热受伤,是以知觉全无,宜投以大剂白虎汤以清胃腑之热,而复佐以轻清之品,以引药之
凉力上行,则脑中之热与胃腑之热全清,神识自明了矣。
\x处方\x 生石膏(三两捣细) 知母(八钱) 连翘(三钱) 茵陈(钱半)
甘草(三钱) 粳米(五钱)
煎至米熟其汤即成。取清汁三茶杯,徐徐分三次温服,病愈无须尽剂。
\x效果\x 服至两次已明了能言,自言心中犹发热,将药服完,其热遂尽消,霍然全愈。



<目录>五、医案\(十五)温病门

<篇名>14.温热泄泻

属性:天津钱姓幼男,年四岁,于孟秋得温热兼泄泻,病久不愈。
\x病因\x 季夏感受暑温,服药失宜,热留阳明之腑,久则灼耗胃
阴,嗜凉且多嗜饮水,延至孟秋,上热未清,而下焦又添泄泻。
\x证候\x 形状瘦弱已极,周身灼热,饮食少许则恶心欲呕吐。小便不利,大便一昼夜十余次,多系稀水,
卧不能动,哭泣无声,脉数十至且无力(四岁时,当以七至为正脉),指纹现淡红色,已透气关。
\x诊断\x 此因外感之热久留耗阴,气化伤损,是以上焦发热懒食,
下焦小便不利而大便泄泻也。宜治以滋阴、清热、利小便兼固大便之剂。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五钱) 滑石(一两) 生杭芍(六钱) 甘草(三钱)
煎汤一大盅,分数次徐徐温服下。
\x方解\x 此方即拙拟滋阴清燥汤也。原方生山药是一两,今用两半者,因此幼童瘦弱已极,气化
太虚也。方中之义,山药与滑石同用,一利小便,一固大便,一滋阴以退虚热,一泻火以
除实热。芍药与甘草同用,甘苦化合,味近人参,能补益气化之虚损。而芍药又善滋肝肾以利小
便,甘草又善调脾胃以固大便,是以汇集而为一方也。
\x效果\x 将药连服两剂,热退泻止,小便亦利,可进饮食,惟身体羸瘦不能遽复。俾用生怀
山药细末七八钱许,煮作粥,调以白糖,作点心服之。且每次送西药百布圣一瓦,如此将养月余始胖壮。



<目录>五、医案\(十五)温病门

<篇名>15.温病兼虚热

属性:山西高××,年二十八岁,客居天津,于仲秋得温病。
\x病因\x 朋友招饮,饮酒过度,又多喝热茶,周身出汗,出外受风。
\x证候\x 周身骨节作疼,身热39.4℃,心中热而且渴,舌苔薄而微黄。大便干燥,小便短赤,
时或干嗽,身体酸软殊甚,动则弦晕,脉数逾五至,浮弦无力。自始病至此已四十日矣,
屡次延医服药无效。
\x诊断\x 此证乃薄受外感,并非难治之证。因治疗失宜,已逾月而外表未解,内热自不能清。病
则懒食,又兼热久耗阴,遂由外感之实热,酿成内伤之虚热,二热相并,则愈难治矣。斯
当以大滋真阴之药为主,而以解表泻热之药佐之。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 生怀地黄(一两) 玄参(一两) 沙参(六钱)
生杭芍(六钱) 大甘枸杞(五钱) 天冬(五钱) 天花粉(五钱) 滑石(三钱) 甘草(三钱)
共煎汤一大碗,分三次温饮下,其初饮一次时,先用白糖水送服西药阿斯匹林半瓦,然后服汤药。
\x复诊\x 初服药一次后,周身得汗,骨节已不觉疼,二次三次继续服完,热退强半,小便通畅,
脉已不浮弦,跳动稍有力,遂即原方略为加减,俾再服之。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 生怀地黄(八钱) 玄参(六钱) 沙参(六钱)
大甘枸杞(六钱) 天门冬(六钱) 滑石(三钱) 甘草(二钱) 真阿胶(三钱捣碎)
药共九味,先将前八味煎汤两大盅,去渣入阿胶融化,分两次温服。其服初次时,仍先用白糖
水送服阿斯匹林三分之一瓦。此方中加阿胶者,以其既善滋阴,又善润大便之干燥也。
\x效果\x 将药先服一次,周身又得微汗,继将二分服下,口已不渴,其日大便亦通下,便
下之后,顿觉精神清爽,灼热全无,病遂从此愈矣。
\x帮助\x 方中重用大队凉润之品,滋真阴即以退虚热,而复以阿斯匹林解肌、滑石利小便者,所以
开实热之出路也。至于服阿斯匹林半瓦,即遍身得汗者,因体虚者其汗易出,而心有燥
热之人,得凉药之濡润亦恒自出汗也。



<目录>五、医案\(十五)温病门

<篇名>16.温病体虚

属性:辽宁刘××幼子,年七岁,于暮春得温病。
\x病因\x 因赴澡塘洗澡,汗出未竭,遽出冒风,遂成温病。病初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