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师曰∶脉微,血气俱虚,年少者,亡血也。乳子下利为可,否者此为居经,三月一来。师曰∶ 寸口脉微而涩,微则卫气不足,涩则血气无余。卫不足,其息短,其形燥。血不足,其形逆。荣卫俱虚,言语 谬误。趺阳脉浮而涩,涩则卫气虚,虚则短气咽燥而口苦,胃气涩则失液。少阴脉微而迟,微则无精,迟则阴 中寒,涩则血不来,此为居经,三月一来。问曰∶妇人妊娠三月,师脉之,言此妇人非躯,今月经当下,其脉 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卫浮而大,荣反而弱。浮大则气强,反弱则少血,孤阳独呼,阴不能吸,二气 不停,卫降荣竭,阴为积寒,阳为聚热,阳盛不润,经络不足,阴虚阳往,(一作“实”。)故令少血,时 发洒淅,咽燥汗出,或溲稠数,多唾涎沫,此令重虚,津液漏泄,故知非躯,蓄烦满血,月禀一经,三月一来,
阴盛则泻,名曰居经。(谓右脉浮大,左脉反弱也。)
〔海〕
四物加黄芩汤
治经暴下。
四物汤(四两) 黄芩 如腹痛,加黄连一两。(夏月不去黄芩。)
经水适来适断,或有往来寒热者,先服小柴胡汤以去其寒热,后以四物汤和之。
〔《本》〕妇人血脉不调,往来寒热,状如劳倦。
当归 川芎 甘草 黄 官桂(去粗皮,各一两) 熟地 白术 白芍药(各二两) 柴胡 阿胶(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枣子一枚,水煎,空心温服,白汤点服亦得。常服不生带下,调血脉,养子 宫,终身无病。
〔垣〕
升阳举经汤
治经水不止,右尺脉按之空虚。是气血俱脱,大寒症。轻手其脉数疾,举指弦紧 或涩,皆阳脱之症,阴火亦亡。见热症于口鼻眼,或渴,此皆阴躁阳欲去也。当温之、举之、升之、燥之。此法 大升浮血气,补命门之下脱也。诸药言根,近苗处去苗便是。
柴胡根 当归根 白术 黄 (各三钱) 本(去土) 羌活根 防风根(各二钱) 红花 白芍药(各五分) 独活根(钱半) 桃仁(去皮尖,研,十个) 细辛(六分) 川芎 熟地(水中沉者)
人参(去芦) 黑附子(炮,去皮脐) 甘草梢(炙。各一钱) 肉桂(去皮,夏不用,秋冬用,五分)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三盏,煎至八分,空心,稍热服。
〔《本》〕治妇人病,多是月经乍多乍少,或前或后,时发疼痛,医者一类呼为经病,不曾说是阴 胜阳,是阳胜阴,所以服药少效。盖阴气乘阳,则胞寒气冷,血不营运,经所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
故令乍少而在月后。若阳气乘阴,则血流散溢,经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故令乍多而在月前。当 别其阴阳,调其血气,使不相乘,以平为期。宜
紫石英丸
。
紫石英(研,水飞) 禹余粮(烧,醋淬) 人参 龙骨 川乌头(炮) 桂心 桑寄生 杜仲(炒) 五味子 远志 泽泻 当归 石斛 肉苁蓉(酒浸) 干姜(各二两) 川椒 牡蛎( )
甘草(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食前服。
〔《竹》〕
芩心丸
治妇人四十九岁以后,天癸当住,每月却行,或过多不止。
用黄芩心枝条者二两,米泔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为末,醋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 心,温酒送下,日进二服。
〔《本》〕治妇人天癸已过期,经脉不匀,或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腰腹疼痛。《素问》云∶七损 八益。谓女子七数尽,而经不根据时者,血有余也。不可止之,但令得根据时不腰痛为善。宜此
当归散
。
当归 川芎 白芍药(炒) 黄芩(炒。各一两) 白术(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调下,空心,食前,日三次服。即去黄芩,加桂枝一两。
〔《脉》〕问曰∶妇人年五十数,一朝而清血二三日不止,何以治之?师曰∶此妇人前绝生,经水不下,
今反清血,此为居经。不须治,当自止。经水下常五日止者,五日愈。
〔《心》〕月经不调∶阴独(三分,此穴大效,须待经定为度,在足四指间三壮。)
〔《东》〕又法∶内踝下白肉际,青脉上,灸随年壮。
〔《集》〕又法∶中极 三阴交 肾俞 气海 〔《心》〕经闭久,忽大崩,复又断绝,复又大行不调者∶丰隆(六分,止血。) 石门(五分,
断经。)
妇人五旬,经断后再行,或多或少,或瘀或红,并下腹中气满如胎孕∶天枢 中脘 气海(各五分,
立愈。)
〔《甲》〕妇人漏下,苦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女子胞中痛,月水不以时休止,天枢主之。
(《千金》作腹胀,肠鸣,气上冲胸。)小腹胀满,痛引阴中,月水至则腰脊痛,胞中瘕,子门有寒,
引髌髀,水道主之。(《千金》“引髌髀”作“大小便不通”。)
【目录】卷之三十四·妇人部\调经【篇名】经闭属性:〔丹〕血枯经闭者,四物汤加桃仁、红花。阴虚经脉久不通,小便短涩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