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28-医学入门-第14页

\x 字孝通,褚澄之弟,善医术。仕梁归周,与姚僧垣同时,进授车骑大将军。其子则亦传其家业。
\x许智藏\x 隋高阳人,因母疾览医。历仕梁、陈、隋,皆为员外散骑侍郎,炀帝即位时致仕,年八十卒于家。
\x许澄\x 智藏宗人。以医术与姚僧垣齐名,拜上仪同三司。
\x甄权\x 唐许州扶沟人。以母病究集方书,遂为高医。仕隋为秘书省正字,称疾免。鲁州刺史库狄 风痹不得 挽弓,公使彀矢响堋,立针其肩 一穴,进曰∶可以射矣。果如言。贞观中公已百岁,太宗幸其舍,视饮食,
访其术,擢朝散大夫,赐几杖、衣服。寻卒,年百三岁。撰《脉经针方》、《明堂》等图。
\x甄立言\x 权之弟,为太常丞,撰《本草音义》七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治一道人心腹烦满弥二岁。
公诊曰∶腹有蛊,误食发而然。令饵雄黄一剂,少选,吐一蛇,如姆无目,烧之有发气乃愈。
\x江哲\x 字明远,宋婺源人,以医名家十五世。公益通儒书,务以其术活人,则大所居为施药室,抗层楼,
扁以登云,远近病者群集,一剂辄瘥。理宗召至赐坐,屡官之,罔顾,赐宅一区。其子世良为供检郎,其孙 雷举进士。
\x刘翰\x 宋沧州临津人。世习医业,为翰林医官,着《经用方书》三十卷,《论候》十卷。
\x张扩\x 字子充,宋歙县人。受业于庞时及 王朴之脉,善《太素》,与弟张挥同着《医说》。
\x张挥\x 字子发,就学于兄,尽究其术,以医名家,亦精于《太素》。
\x徐枢\x 字叔拱,国朝南桥人。其先世遇异人授《扁鹊神镜经》,公传其术,召为太医院院使。
\x徐彪\x 字文蔚,徐枢之子,亦以医知名,官至御医院判。
\x程明助\x 字良辅,国朝儒医程明佑之弟,世居新安岩镇,少婴寒疾,医误投附子几殆,遂成热病,
鼻赤如火,药之弗效。乃发愤学医,博极古先禁方。以世承平,早婚浓味重茵,故多痰火阴虚之病,法遵河间、
丹溪。
\x殷矩\x 字度卿,号方山,国朝仪真人。家世名医,读轩岐书,暗解默诵,诊脉用药,以意消息,不尚奇 怪。
\x蒋武\x 字用文,国朝杨之仪真人。世业儒医,祖孟雷扬州医学教授,父伯雍举进士。公少有颖悟,过目成 诵,肆力经籍,得圣人深意,善诗文,乃习医业,郡县交辟不就。父母没,始荐入太医院,寻升院判,为戴元 礼所重,赠奉议大夫,太医院使,特谥恭请官其长子主善为院判。
\x祝仲宁\x 号橘泉,四明人。世为医家,至公益精,永乐初被召。治小儿八岁哮喘不得卧,喉中声如拽锯,用 泻火清气之剂而愈。或云∶小儿无火。公曰∶人有老稚,诸气 郁,肺火之发则同。治坠马不醒人事,他医用理 伤断续之药不效,公与降火消痰立愈。治周身百节痛及胸腹胀满,目闭肢厥,爪甲青黑,医以伤寒治之,七日 昏沉弗效。公曰∶此得之怒火与痰相搏。与四逆散加芩、连,泻三焦火而愈。
\x顾俊\x 字时雍,国朝长州人。世业医,早以孝友闻,不转祖上世,一以丹溪为主。
\x许国祯\x 字进之,世医,征至翰海留守,掌医药。
<目录>卷首\集例<篇名>历代医学姓氏属性:乃明医、世医中之有德者。
\x徐文伯\x 字德秀,南宋道度之子,有学行,虽精医术,不以为业。治患腰痛牵心,每至辄气欲绝,众以为 肉。公曰∶此发 。以油投之,即吐物如发,稍引之长三尺,头已成蛇能动,挂门上滴尽一发而已。治孕妇 欲去其胎,泻足太阴补手阳明,胎便应针而下。
\x徐嗣伯\x 字叔绍,南宋叔向之子。有孝行,善清言,位正员郎诸府佐。治服玉石剂患冷,夏月常复衣,公 诊曰∶伏热须水发,非冬月不可。至十一月冰雪大盛之时,令二人夹捉病者,解衣坐石,以冷水从头浇之,尽 二三斗。病患口噤气绝,家人啼哭请止,公遣人执杖,敢有谏者挝之。又尽水百斗,病患始觉能动,而见背上 彭彭有气,俄而起坐,曰∶热不可忍,乞冷冻饮料。公以水与之。一饮一升,病愈后冬月犹单衣,体更肥壮。治一 妪体痛而处处有 黑无数。公曰∶此疔疽也,二日后必死。乃与十余汤服之,服后痛势愈甚,跳投床者无数,
须臾黑处拔出疔,长寸许,以膏涂之,三日而愈。治一病积滞久年不愈,公曰∶尸注也。一病腹胀而黄,公曰∶ 石疣也。一病眼痛多见鬼物,公曰∶邪气入肝也。三病不同,皆用死人枕煎汤,服之而瘥。盖尸注者,鬼气伏 而未起,故令沉滞,得死人枕促之,魂气飞越,不得复附体,故尸注可瘥。石疣者,久蛔也,医疗即癖,蛔虫 搏坚,世间药不能遣,须鬼物祛之,然后可散。邪气入肝使眼痛而见鬼物,须邪物以钩之,气因枕散,复埋于 冢间也。
\x钱乙\x 字仲阳,宋之钱塘人。父颢善针医,然嗜酒。一旦匿姓名,游东海不归。公时三岁,随母嫁医吕氏,
稍长从吕君问医。母将没,告以家世,公号泣请往迹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