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14-冯氏锦囊秘录-第346页

月一宿,冬月 七宿,自然成水,取搽腋下断根。一方,先用胭脂搽腋下,其狐臭之处黄色,即将田螺 去靥,掩于其处,绢帛缚紧,臭从大便而出,其根绝矣。
治汗瘢紫白色者。用白附子、硫黄各等分,为末,以白茄蒂蘸醋粘末擦之。又方,
用夏枯草,煎浓水,日洗数次。
肩穿法。凡负重担肩破者,剪猫儿头上毛,不语唾粘之。
远行脚打泡子,以生面水调为糊,贴过夜即干,不可擦破。又方,用饭粘捣贴,以 纸覆之,过夜平腹。
<目录>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胎毒诸疮<篇名>骨鲠芒刺咽喉诸方属性:\x一方\x 威灵仙,醋浸口噙。同砂仁煎服亦可。如欲吐,以砂糖调铜青末,半匙,再滴油一 二点,调服即吐出原物。又方,蚯蚓泥擦喉外。又方,用狗涎频滴。凡鱼骨鲠食,橄榄 即下。如无鲜者,用盐橄榄打磨水饮之,盖橄榄木作舟揖,鱼触着即死。又猫涎亦能下 鱼骨哽。鸡骨哽,用贯众、缩砂、甘草为末,经纱包裹含之。又方,鸡内金烧灰吹。
竹木芒刺咽喉,象牙磨水服。竹木刺肌肉,以齿垢涂上。又方,黑豆嚼涂。针入肉不 出,用蝼蛄脑子同硫黄研细调敷,以纸盖之。如觉甚痒,其针自出。误吞头发绕喉不 出,取自乱发烧灰一钱,白汤下。误为吞蟥(即水蛭),腹痛,用田中泥为丸,水吞下,
其虫随土泻出。误吞铜钱,用荸荠多多食化(又名地栗)。一方多食胡桃肉。一方多食蒜 白。误吞金银铜铁,但多食肥肉,自从大便而出。吞针者,煮蚕豆与韭菜食之,针与韭 自从便出,或线系磁石吞下,少倾提出,针吸在石上,而亦出矣。
<目录>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篇名>救急诸方属性:\x中毒\x 凡中蛊毒,则尝白矾不涩,食黑豆不腥,可浓煎石榴皮汁,饮之。或热茶化胆矾 五分,探吐出毒,或米饮调服郁金末三钱中砒霜毒,急饮人溺及人粪汁,或刺羊血热 服,或取蓝汁冷服,或取冷水研生螺服。中盐卤毒,纵饮生豆腐浆解之。中诸菌蕈毒及 虫蜞入腹,搅地浆水饮之。解砒毒鼠莽毒,用旋刺羊血,或鸡鸭热血服。解鼠莽草毒,
用大黑豆煮汁服之。食河豚鱼中毒,急以清油多灌之,使毒物尽吐而愈。中巴豆毒,以 黄连、大豆、菖蒲汁解之。中诸药毒,生甘草、黑豆、淡竹叶,水煎连服,绿豆汤、甘 草汤(黄连甘草节同煎汤),并解百毒。解服铅粉法,以麻油调蜂蜜加饴糖服。
\x暴死\x 凡涎潮于心,卒然倒仆,宜徐扶靠坐,火炭沃醋,熏鼻中,勿呼唤摇动,以乱其 心,或捣韭汁灌鼻,或皂角末吹鼻,于人中穴,及两足大拇指(离甲一韭叶许),各灸 三五壮即活。若身温有痰涎,为中风,身凉无痰涎为中气,当从二门调治。冬月中寒卒 倒,浓煎姜汤灌之。冻死有气者,以灰炒热,盛囊熨心头,冷即易之,用姜汁、热酒 各半温服。若以火烘,浴热汤,冷与火争必死。暑月途中中热卒死,以路上热土围脐,
令人尿其中,或热土大蒜等分,捣水,或姜汤热童便,皆可灌之,须置日中,或令近火 即活。若饮冷水卧冷地则死。
\x缢死\x 裹衣紧塞谷道,抱起解绳,不可割断,安放正平,脚 两肩,揪发向上揉其项痕,
捻圆竹管,以两管吹气入耳,皂角末搐鼻,刺鸡冠血(男者用雌,女者用雄),滴口中,
屈伸其手足自苏。
\x溺死\x 急倒提出水,令腹合牛背横卧,牵牛徐行。口噤者,横筋牙间,令吐出水。无牛以 锅覆地,将溺人脐对锅脐,俯伏,手扶其头,老姜擦牙,水出即活。或俯卧橙上,脚 后稍高,以皂角末绵裹纳下部,蘸盐擦脐中,出水即活。切忌火烘,逼寒入内不救。
\x魇死\x 如原有灯不妨,无灯切忌再火照,但痛咬脚跟,或咬大拇指,而唾其面,以皂角末 吹鼻中,得嚏即醒。
\x冻死\x 微有气者,速灸丹田,灌姜汤即活。若用火烘,逼寒入心,则大笑而死,与热死人 不可与凉水义同也。
\x锦囊秘授神效观音救苦丹\x 神治一切风寒湿气,流注作痛,手足蜷挛,小儿偏搐,口眼 斜,妇人心腹痞块攻 疼。不问年深月久,将药置患处,以灯火点着,候至火灭,连灰罨于肉上,立见痊愈。
重者用药米粒大,轻者用药粞粒大,只须一壮,不必复灸。若患处阔大,连排数壮,一 气灸之,且灸时不甚热痛,灸后并不溃脓,一茶之顷,痼疾如失。张秘授屡试屡验,真 神方也。因思济之一方,不若利之天下,惠之一时,不若泽之后世,爰附于后,以广厥 传,愿后贤以为半积半养之珍,幸勿专为嗜奇嗜利之具。
麝香(一钱) 朱砂(二钱) 硫黄(三钱) 各研细末,先将硫磺化开,次入朱、麝同化,
倾入瓷器内候干,再研末,隔火化开,候干,切作如粞如米大,贮瓷瓶内,慎勿出 气,珍藏听用。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二十<篇名>锦囊治疗方论属性:百病之客乎人身也,必有因以客之。《经》曰∶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必字何等 有力,后人当进思矣。金姓一令郎,年十四而患痫病,群医不效,针灸继之,消火镇坠 之品,备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