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秋脉乃涩。涩者,涩也。皆因燥之
使然。然燥之标由于风与火,而燥之本实根于脾与肾,盖脾精不能转输,而肾阴不能上
奉,所以肺失化源,自见其象耳!治宜生津养血,滋阴润燥,倘寸强尺弱,由乎釜下无
火,而锅盖干燥者,用水中补火之法。
\x凉膈散\x
见伤寒门。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九\燥门(儿科)

<篇名>黄连解毒汤

属性:黄连 黄柏 山栀(各等分,一方有黄芩) 水煎服。
\x六味地黄汤\x
见痨瘵门。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九

<篇名>方脉燥门合参

属性:燥干者,肺金之体本燥,金受热化而更
燥涩也。盖风能胜湿,热能耗液,《经》曰∶风热火同,阳也;寒湿燥同,阴也。然燥、
湿,小异也。燥金虽属秋阴,其性异于寒湿,反同于风热火也,加大硬干涩,乃大肠
受热化成燥涩。又如瘫痪中风,皆因火热耗损血液,玄府闭塞,不能浸润,金受火郁不
能发声,《经》云∶肺主声,肢痛 戾者,风湿热相致,而遂以偏枯,言语音涩,手足
不随也。《经》曰∶诸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夫金为生水之源,生化之源一绝,
则不能溉灌周身,荣养百骸,故枯槁而无润泽也。《经》曰∶金水者,生成之终始;又
曰∶木位之下,金气承之。盖物之化从于生,物之成从于杀,生之重,杀之轻,则气
殚散而不收,杀之重生之轻,则气敛涩而不通,敛涩则伤其分布之政,不惟生气不得
升,而收气亦不得降,所以为燥涩也。更有肺胃肾三经,蕴蓄燥湿之气,而为三消之症
者有焉。喻嘉言曰∶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症,用寒凉药而火反升,徒知与火相
争,用知母、贝母屡施不应,不知胃者,肺之母气也。《金匮》麦门冬汤,用麦冬、人
参、粳米、甘草、大枣,大补中气,大生津液,则火退而津生,何燥之有?
火之累人已甚矣。况至于燥,又深于火之一层,盖由火而至燥也。夫金体本燥,所
以义能生水者,赖坤阴上输,得以水精四布,虽燥体而不至于燥也。迨至脾荣不足,
肾阴又亏,火烁金伤,真脏乃见,生意既穷,化源复竭,金无生水之功,木失涵金之
象,子母不能相生,阴道机关绝灭,由是心主血而血无以生,脾统血而血无以统,肝藏
血而血无以藏,且内地火愈炎,脏腑燥槁甚,理宜重浊味药,峻补真阴,轻扬辛散,
清理郁火,倘系丹田浮越之孤阳,理宜引归而藏纳者,当于补阴汤中,佐以收敛,弗事
清理可也。但燥热之症,虽似有余,实为不足,一至补阴之功得力,则症渐见虚寒,万
勿轻用寒凉,脾胃亦伤,化源之机更绝,所谓土死不救矣。故治火症,尚有当用寒凉,
至于燥症,惟宜投以润剂。治风燥莫如养血,清热燥莫如壮水,奈古哲未之悉何也?
(张)陈一得之管见,高明以为然否?至于更有冷燥一症,虽见便秘燥结,实由阴寒过
极,如阳和之水,遇隆冬而成层冰燥裂也。古方有半硫丸之设,意深远矣。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九\方脉燥门合参

<篇名>地黄饮子

属性:治消渴咽干烦燥。
人参 生地 熟地 黄 天门冬 麦门冬 泽泻 石斛 枇杷叶(去皮、毛)
枳实(麸炒) 甘草 水煎服。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九\方脉燥门合参

<篇名>甘露神膏

属性:(锦囊秘方)
治一切燥热咳嗽吐血,干痨等症,神效。
甘露(于草木上张布,设法收之,一钟) 蜂白蜜(大半钟) 人乳(一钟) 人参白(一二钱
至四五钱) 随症轻重,煎汁一钟,四汁并作一处,重汤炼浓,温和日服。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九\方脉燥门合参

<篇名>清心莲子饮

属性:治心经蕴热作渴,小便赤色涩痛。
黄芩 麦冬 地骨皮 车前子 茯苓 黄 人参 柴胡(各一钱) 石莲子(去心,
二钱) 甘草(八分) 水煎温服。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九

<篇名>燥门要药

属性:消火抑燥,如玄参、天花粉、桃仁泥、杏仁、栝蒌子、苏子、玄明粉、生地、麦
冬、黄芩、黄连、黄柏、大黄、丹皮、石斛、知母、竹沥、荆沥、诸油、诸乳、梨
汁、藕汁之类,随候采用。
滋阴润燥,如麦冬、天冬、生地熟地、玉竹、肉苁蓉、当归、芍药、阿胶、五味
子、枸杞子、山茱肉、柏子仁、河车膏、牛膝、血余、蜂蜜、人乳、童便、胡桃、麻
仁、黑芝麻之类,随候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