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暑毒,殊验。
伤寒发汗后,或未发汗,头痛如破,宜
葱白汤
。
连须葱白(寸切,半斤) 生姜(二两)
水二升,煮一升,去滓,温温作二三服。
服前汤,头痛未解,宜
葛根葱白汤
。
葛根(一两) 芍药 芎 知母(各半两) 葱白(一握,寸切) 生姜(一两)
咀,水二升半,煮取一升,去滓,温温分减服。
伤寒头痛立效,
荆芥散
。
天南星 草乌头(肉白者,生用) 荆芥穗(各半两) 石膏(一两)
细末,每服二钱半,陈茶一钱,姜汁半呷,薄荷三叶,水两盏,煎至八分,温
温相次三服。
伤寒呕吐不止,恶寒,脉细或浮迟,宜
理中丸
,兼治霍乱吐利,及伤寒后发热,水停喜唾
者。
人参 干姜 甘草 白术(各一两)
细末,蜜丸鸡子黄大,每服一丸,百沸汤一盏,化令细,煎三五沸,温服之。
霍乱脐上筑者,不宜术,可作汤去术,加桂一两半,水三升,煎取八合,稍热服之。吐甚,去
术加生姜一两半,作汤煎,如前法,饮热粥一碗,微温覆之,勿发揭衣被。有寒腹满痛,或四肢拘
急,或下利转筋,加生附子二枚,作汤服之。
治伤寒呕吐欲死,
生姜半夏汤
。
半夏(一两半) 生姜(三两)
水三升半,煮一升,去滓,温温分四服。
治呕吐发热,脉滑数或洪者,
茅根汤
。
茅根(半升) 麦门冬(二合半) 半夏(一两) 人参(半两) 茯苓(半两) 生姜(二两)
咀,水五升,煎一升半,去滓,温温分减服。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多饮水者,宜五苓散。(方在水证中。)
伤寒发热自利,脉浮大数,及鼻衄或呕者,宜
黄芩芍药汤
。
黄芩(一两半) 芍药 甘草(各一两)
咀,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四服。呕者,加半夏一两一分,生姜一两半,煎服。
治伤寒热痢,或兼腹痛,
黄连当归丸
。
黄连 当归(各三两) 干姜 赤石脂(各一两)
细末,蜜丸梧桐子大,米饮吞下二三十丸,日三夜二服。
伤寒,下利如烂肉汁,赤带下,伏气腹痛,诸热毒悉主之,
薤白栀子汤
。
豉(半升,绵裹) 薤白(一握) 肥栀子(大者七个)
水三升半,先煮栀子十沸,下薤白,煎至二升,去滓,下豉煮一升半,温温分减服,必解下恶
积。
伤寒汗解,因饮酒复剧,苦烦闷,干呕口燥,呻吟错语,不得卧。此药解热毒,
除酷热。不必饮酒剧者,疗五日中神效,
黄连黄柏汤
。
黄连(一两半) 黄芩 黄柏(各一两) 肥栀子(十二个)
咀,水三升,煎一升二合,去滓,温温分减服,未瘥更作。
伤寒四日而大下,热利时作,白通诸药多不得止,四顺汤热,白通汤苦温,除热止利,莫若
黄
连熟艾汤
。
黄连 黄柏(各一两半) 龙骨(一两) 熟艾(两鸡子大)
咀,水四升,煮一升二合,去滓,分减温服。
庞曰∶凡冷利皆宜四逆。冷利脐下必寒,水谷黄白色或青黑也;热利脐下必热,利黄赤色也;天
行热毒,下利赤白,久下脓血;及下部毒瓦斯,当下细虫如布丝缕大,或长四五寸,黑头锐尾,宜
麝
香丸
。
麝香(一钱) 附子 雄黄 丹砂 干姜 巴豆(各二钱)
捣下筛讫,炼蜜和丸小豆大,米饮下二丸。未知增之。(此方本无巴豆,是古方脱去,服之不
效。今增巴豆,试之甚验。)
伤寒后咳噫,
肉豆蔻汤
。
肉豆蔻(一个) 石莲肉(炒) 茴香(各一分) 丁香(半分) 生姜 人参(各二分)
枇杷叶(五片,拭去毛,炙。)
咀,水三升,煎至一升半,分四服,空心暖饮之。
庞曰∶伤寒汗后,咳噫不止,是阴阳气升降欲作汗,升之不上,降之不下,故胃气上逆而咳噫
无休止者,宜
良姜汤
。
橘皮 良姜 桂枝 当归(各一分) 麻黄(半两) 槟榔(三个) 杏仁(二十个) 甘草(一
分) 生姜(一分) 大枣(十枚)
咀,水二升半,煎至一升,去滓,下槟榔末,又煎三沸,去滓,通口服一盏,未已再一剂。
时行头痛,心如醉状,面爱向黑处,不欲见人,此为坏热不散,速行大青汤与服;不尔,狂走
赶人。
大青汤
大青叶 秦艽 吴蓝 升麻 荠 栝蒌根(各二分) 甘菊(一分) 石膏(三分) 竹沥
(二合) 朴硝(三分)
咀,分二帖,每服一帖。水二升半,煎至一升二合,去滓,下竹沥、朴硝,分温四服。肉色
黄加茵陈六分;面似火加栀子十四枚,加水成三升,煮取一升半,温饮一盏。
七八日热盛不解,
苦葶苈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