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卷六

<篇名>厥阴篇

属性:(厥阴为风木之脏。从热化者多。从寒化者少。以木中有火故也。)
何谓厥阴症。伤寒论云。厥阴之为病。消渴。火盛。气上撞心。气逆即火逆也。心中疼热。火邪入心。饥火能消
物也。而不欲食。木克土也。食则吐蛔。虫为风化。一闻食臭。则上入于膈而吐出。下之利不止。误下伤胃气
是也。厥阴为两阴交尽。宜无热症。然厥阴主肝。而胆藏于内。则厥阴热症。皆少阳之火内发也。要知少阳
厥阴。同一相火。相火郁于内。是厥阴病。相火出于表。为少阳病。少阳咽干。即厥阴消渴之机。胸胁苦满。即
气上冲心之兆。心烦。即疼痛之初。不饮食。是饥不欲食之根。喜呕。即吐蛔之渐。故少阳不解。转属厥阴为
病危。厥阴病衰。转属少阳为欲愈。
乌梅丸为厥阴证之总方。吐蛔久利者。尤宜。
病初起手足厥冷。脉微欲绝。宜当归四逆汤。有久寒。加生姜、吴萸。酒水各半煎。以相火寄于肝。经虽寒而
脏不寒。故先厥者后必发热。手足愈冷。肝胆愈热。故云厥深热亦深也。姜附不可妄投。
脉结者。脉缓时一止曰结。活人云。阴盛则结。代者。一脏气败。其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而他脏代之。心动
悸。心气不宁。炙甘草汤主之。按他经亦有此症。是阳气大虚。虚极生寒。非姜附肉桂不为功。若用此药。是
速其死也。惟厥阴症。肝中之相火。本少阳之生气。而少阳实出坎中之真阴。即经所谓阳为之正。阴为之
主是也。
按前言表证而手足厥逆。此言里证而脉结代。虽为厥阴寒化。终不用姜附大热之品。以厥阴之脏。相
火游行于其间故也。
脉微欲绝。不可下。若脉滑而厥。是内热郁闭。所谓厥应下是也。下之是下其热。非下其实。泄利下重者。四
逆散。欲饮水数升者。白虎汤。皆所以下无形之邪也。若以承气下之。则不止矣。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热也。白头翁汤主之。
以上治热化之法也。
厥者必发热。热与厥相应。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此四症是厥阴伤寒之定局。先热后厥。厥热往来。厥
多热少。热多厥少。此四症是厥阴伤寒之变局。皆因其人阳气多少而然。
乘脾乘肺。二症宜辨。
曰。伤寒腹满。经云。诸腹胀大。皆属于热。此由肝火也。谵语。经云。肝气盛则多言。寸口脉浮而紧。紧即弦脉。
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曰。伤寒发热。啬啬恶寒。肺主皮毛。因无头痛项强。非属太阳病。为肺虚。渴欲饮水。无白虎证之欲饮。亦为
肺虚。腹满。无承气证。因肺虚不能通调水道。此肝乘肺也。肺金虚不能制木。肝寡于畏。侮所不胜也。名曰横。
刺期门。肝有亢火。随其实而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此亦肝乘脾也。先与小建中汤平肝以补脾。不瘥者。中气虚而不振。
邪尚流连。与小柴胡汤主之。令木邪直走少阳。使有出路。所谓阴出之阳则愈也。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此亦肝乘肺也。虽
不发热恶寒。亦木实金虚。水气不利所致。上节腹满。是水在中焦。故刺期门以泄其实。此水在上焦。故用
茯苓甘草汤以发其汗。此方是化水为汗。发散内邪之剂。即厥阴治厥之剂也。
内经云。厥阴之上。风气治之。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又曰。厥阴不从标本。而从中
见也。又曰。厥阴为阖。又热病论曰。伤寒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厥阴木
气逆。火气盛。故烦满。循阴器。故囊缩。
盖厥阴以风木为本。以阴寒为标。中见少阳。厥阴为阴极。故不从标本。而从中见也。本论以厥阴自得
之病为提纲。故先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等证。然必合之外
证。有厥热往来之气化。或呕或利。方为真厥阴。其余或厥。或利。或呕。内无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等症。皆
似厥阴而非厥阴也。其云消渴者。消为风消。渴为木火上熏也。其云气上撞心者。木气上凌心包也。其
云心中疼热者。是其气甚即为火。火甚即生热。阴血受灼。不足荣养筋脉。故筋脉不舒而疼。胃液受灼
故饥。其云不欲食者。是木气横逆也。其云食则吐蛔者。蛔感风木之气而生。闻食臭则出。湿热腐成。居
于胃底。无食则动。胃寒则出。胃热亦出。下之利不止者。阴寒在下也。
二章一节云。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阴经受邪。脉当沉细。今反浮者。以风为阳邪。元气
复而邪将散。故脉见微浮。不浮则邪深入不外散。故为未愈。二节言欲愈之时。盖少阳旺于寅卯。解于
此时者。中见少阳之化。三节厥阴阴之极。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