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葛根汤。
又曰。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宜葛根加半夏汤。
又曰。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宜葛根黄芩黄连汤。
又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
者。属麻黄证。庞氏云。身疼痛骨节烦疼。凡脉浮数或脉浮紧。无汗。
小便不数。病虽十余日。尚宜麻黄汤也。
又曰。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也。属麻黄汤证。
又曰。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或
头痛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
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
又曰。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可与
大青龙汤发之。雍曰。大青龙汤惟有此二证最为难识。故世医多不能
辨。用之亦多误也。前曰太阳中风脉浮紧者。此即中风见寒脉也。后
曰太阳伤寒脉浮缓者。此则伤寒见风脉也。庞氏曰。似桂枝证。反无
汗而脉紧。似麻黄汤证。反身不疼而脉缓。此为大青龙证。其言皆不
难知。其要则在太阳中风脉浮紧。太阳伤寒脉浮缓而已。然大青龙
发汗。过于麻黄汤远甚。如中风见寒脉汗不出者。尚可用。设或中风
见寒脉自汗出者。安敢更用青龙汤发表。故仲景又曰。若脉微弱汗
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盖谓服之
则汗漏不已。至于亡阳之极。则必厥逆而生筋惕肉 之证。不可治
也。世医所以多误用者。正谓此。如是则大青龙之证。又当于中风见
寒脉之中。再分有汗无汗。作为两证。则大青龙当有三证。其两证无
汗者。可服大青龙。其一证有汗者。不可服也。有汗一证。既不可服
大青龙汤。则有证无药矣。自仲景之后。古今未尝议此一证。所以后
人多误。雍谓此一证。当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仲景本以此汤治发热
恶寒形如疟者。且疟之发寒本因伤于寒。疟之发热本因伤于风。惟
疟具风寒二证。故与大青龙其源相似。但恐病重药轻。雍又妄意大
青龙三证。皆可代用。惟无汗者。微加麻黄。有汗者。微减麻黄。用之
则尤善。虽曰药轻。其实对证。又无误用之失。不犹愈乎。庞氏云。桂
枝石膏汤夏至后可代桂枝证用之。更加麻黄去节半两代麻黄汤青
龙汤用之。然言无少阴证可用者。三阴俱不可发汗。独少阴为甚也。
又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
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宜小青龙汤。
又曰。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
寒去欲解也。属小青龙汤证。
又曰。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
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
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
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溺。腹满加哕者。不治。雍曰。
发黄不溺而哕者。宜多服茵陈五苓散大通小便。若无表证。脉不浮。
则十枣汤下之。
又曰。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
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又曰。中风。往来寒热。伤寒五六日以后。胸胁苦满。默默不欲
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
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属小柴胡汤。
又曰。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属小柴胡汤证。
又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又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
无里证。故微发汗也。雍曰。少阴病不可汗。惟此一证。可微发也。
又曰。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利小便发汗。
又曰。太阳病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庞氏曰。
芍药味酸。脉促胸满。成结胸。故去芍药。全用甘辛发散毒瓦斯也。
又曰。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痛项强。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
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庞氏曰。伤寒三日后。与诸汤不瘥。脉势如故。阳气犹在经络。
未入脏腑。宜桂枝石膏汤。此汤可夏至后代桂枝汤证用之。若加麻
黄半两。可代麻黄青龙用之。
又曰。伤寒疗治四五日不瘥。身体毒热面赤者。葛根龙胆汤主
之。兼治阳毒风温。
又曰。凡发散以辛甘为主。复用此苦药。何也。辛甘者。折阴气
而助阳气也。今热盛于表。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