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又曰。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又曰。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
乃愈。
又曰。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又曰。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
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
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又曰。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
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
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者小便。常氏云。可五
苓散。
又曰。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
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常氏云。可茯苓
甘草白术生姜汤。成痿者。振痿汤。雍曰。当作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汤。
又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
覆代赭汤主之。
又曰。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
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又曰。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
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又曰。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
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又曰。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
汤主之。
又曰。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
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又曰。病患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
结。死。常氏云。可刺大赫。在腹部第二行。
又曰。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
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又曰。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又曰。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
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又曰。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
俞。慎勿下之。
又曰。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
半夏生姜汤主之。
又曰。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又曰。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
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
之。
又曰。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雍曰。此
一证传写之误。校正者谓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此即仲景吐下后。
欲饮水数升。白虎加人参汤之证。又非此也。仲景别条云。伤寒脉
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表不解者。尚不可服。况里
有寒者乎。详此证。当作伤寒脉浮滑。此表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是
亦仲景之言。故仲景厥阴论中。脉滑而厥。亦为里有热。亦用白虎
也。
又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又曰。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
止。更来小数。中有远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
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雍曰。宜炙甘草汤。
难治者。谓代阴脉也。金匮要略云。脉结心悸。炙甘草汤是也。仲景
曰。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
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
加白术汤主之。雍曰。桂枝附子汤。非桂枝加附子汤也。朱氏名曰桂
附汤者是也。所主不同。而世多误用。故朱氏少辨其名。今桂枝加附
子汤。系桂枝第六方。桂枝附子汤。系桂枝第十七方。去桂加白术
者。谓自桂枝附子汤中去桂枝加白术。非谓桂枝加附子汤中加减也。宜详之。
又曰。病欲吐者不可下。常氏云。可小半夏加橘皮汤。
又曰。太阳病。有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常氏云。可桂枝麻黄各半汤。雍曰。根据可汗证中。用桂枝二麻黄
一汤。
又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官本及脉经汗之皆作下之)因作痞。脉浮而紧。
而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