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再邀马振岳先生诊治。云:蛔病本当驱蛔,何驱蛔之法不效也?正虚也,正虚当补,不任克伐劫夺,故不愈也。余有妙方,可治之。急处:甘草10克,粳米20粒,蜂蜜30克。
服药4口其痛果缓,服药尽剂,痛止,便蛔十余条,愈。
余思之:乃仲景《金匮》法耳。仲景云:“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甘草粉蜜汤者,由甘草、粉、蜜三药组成。甘草、蜂蜜两药历代医家均无异议,而粉者为何?铅粉乎?米粉乎?持铅粉之议者,云:铅粉有毒能驱虫,当为铅粉;持米粉之议者,云:当米粉,因其为毒药不止者用之。余读《金匮》久久不知何者为对,今睹此情始解也。自此之后,凡见毒药不止者,恒以甘草、大米、蜂蜜为方治之,均效如桴鼓。
3.脘痛吐蛔,驱蛔不效,脉弦而细知其寒实,温下始瘥
邢××,女,65岁。
胁下腹痛,阵阵而剧,时而吐蛔一个多月。医诊胆道蛔虫病。先用阿托品等止痛,后用驱蛔之剂不效,后又以中药乌梅丸加减止痛,使君、槟榔、苦楝驱蛔均不效。某医欲手术治之,然因患者拒绝而作罢。审其痛始从脐腹,继至胁下攻冲作痛,痛彻肩背、胁腰,脉弦细。思之:仲景曾云:“胁下偏痛,发热,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前方之用乌梅汤不效者,乃未顾及其实耳。服药1剂,果愈。
绦虫病
不辨寒热,但予驱虫,虫体不出,反增呕吐
苏××,男,25岁。3年来,时时腹痛隐隐,疲乏无力,纳呆食减,体重日减,大便稀溏,时有面条样绦虫节片排出。医诊绦虫病。曾服槟榔、南瓜子方10剂,不效。某医云:虫也者,非用大剂泻下药不能排出,前用槟榔、南瓜子无效者,就在于此也。因拟槟榔60克,南瓜子60克,大黄15克,芒硝15克。药后不但虫体未见排出,反增腹痛难止,恶心欲吐,大便一日十余行。不得已,改邀余诊。察其除上症外,并见脉弦紧而数。综合脉证,思之:弦紧而数之脉者,寒邪凝滞也。宦温中散寒。处方:吴茱萸12克,槟榔60克,雷丸10克(研末,冲服)。服药1剂,腹痛稍减,再剂,排出虫体一条,放大镜观察头亦排出,但恶心呕吐仍未全止,乃予柴平汤加减为方,2剂,诸证消失,愈。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1.以寒作热,不辨环境,徒用辛凉,久延病期
芦××,男,58岁。今年入夏以来,频繁感冒,医始以多种西药治之不效,继又改清中医治之,或丸,或冲剂,或胶囊剂,或辛凉解表汤剂,或养阴益气汤剂,前后治疗一个多月,并输液数次,均不效。余审其除经常喷嚏外,并见头、身酸痛,疲乏无力,微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稍紧。综合脉证,思之:此似风寒表证。然风寒表证者多发生于冬季,此发生于暑夏热时,不相合也。勉予苏叶、防风、藿香等为剂予服。次日,其汽车司机开车来邀。余一进汽车顿感甚冷,且亦感全身有酸痛感。乃问:你开此车有多少时间?答曰:约有两月。再问:你开此车后有何感觉?答曰:不知怎么,今年人夏以来,我经常感冒,且服很多药都不顶事。余顿悟:芦氏之病就在于此。至芦家,诊后,乃云:伊之感冒乃空调所致也。除治疗用药外,并应控制空调之量,使室内,室外比较协调,汽车内外比较协调。并处辛温解表之九味羌活汤1剂。果愈。
芦云:医生不但治病,而且应考虑环境,妙也,高也。
2.阳虚表寒,当予补阳益气,反以解表祛邪
李××,男,45岁。
从战争年代始,即发现脘腹冷痛,医诊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肠炎,虽经中、西药物治疗多年,仍然反复发作。近5年又出现反复感冒。尤其是近3年来,几乎每个月发作一次。每次发病时,除鼻塞喷嚏外,并见头痛,项脊强,恶寒发热,无汗。此时若不治疗即常常拖延一月不愈,若治疗即引起胃痛、腹痛,不能饮食。此次发病已近一个月,仍然头痛,项脊强痛,恶寒发热,喷嚏鼻塞,脘腹冷痛,不能饮食。细察其证,除上述者外,并见疲乏无力,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指趾厥冷。综合脉证,思之:仲景《伤寒论》云:“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医宗金鉴》云:“中气素虚,虽有表证亦不可汗之”。上证之所以以解表之法不愈者乃未补其中焦耳。又思本证除胃脘冷痛之外,并见手足厥冷,脉沉细无力之阳气俱损状,若但健中则不可,必脾肾阳气俱补方可。再造散者,既补阳又益气,且微有解表之功,正如童养学《伤寒六书纂要辨疑》所说:“再造散,治头痛发热,项脊强,恶寒无汗,用发汗药二三剂,汗不出者,庸医不论时令,遂以麻黄重药及火劫取汗,误死者,多不知阳虚不能作汗,故有此症,名日无阳症。”因拟再造散加减:黄芪10克,党参10克,桂枝10克,附子10克,细辛1克,甘草3克,生姜3片,防风2克,川芎6克,羌活2克,白芍10克。
服药3剂,诸证均解大半,继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