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0-世医得效方-第195页

醇酒淋其骨髓,夜则房室输其血气,耳听淫声,目乐邪色,燕内不出,游处不返,王公得之 于上,豪家驰之于下。及至生产不时,子育太早,或童儒而擅气,或疾病而构精,精气簿恶,
血脉不充。既出胞脏,养护无法,又蒸之以绵纩,烁之以五味,胎伤孩病而脆,未及坚刚,
复纵情欲,重重相生,病病相孕,国无良医,医无审术,奸佐其间,过谬常有,会不一疾,
莫能 抱朴子曰∶或问所谓伤之者,岂色欲之门乎?答曰∶亦何独斯哉。然长生之要,其在房 中。上士知之,可以延年除病,其次不以自伐。若年当少壮,而知还阴丹以补髓,采七益于 长俗(一作谷。)者,不服药物,不失一二百岁也,但不得仙耳。不得其术,古人方之于凌 以盛汤,羽苞之蓄火,又且才所不逮而强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深忧重恚伤也,
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度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沈醉呕吐伤 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积伤至尽,尽则早亡,
尽则非道也。是以养性之士,唾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 到疲,卧不至 。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 欲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不欲甚劳,不欲甚佚。不欲流汗,不欲多 唾,不欲奔走车马,不欲极目远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广 志远愿,不得规造异巧。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欲露卧星月,不欲眠中用扇。大寒、
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则伤脾,苦多则伤肺,辛多则伤肝,
咸多则伤心,甘多则伤肾,此五味克五脏,五行自然之理也。凡言伤者,亦不即觉也,谓久 则损寿耳。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
祛 阳 皇甫隆令曰∶常闻道人蒯京,已年一百七十八而甚丁壮,言人当朝朝服食玉泉琢齿,使 人丁壮有颜色,去三虫而坚齿。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琢齿 二七 嵇康曰∶穣岁多病,饥年少疾。信哉不虚。是以关中土地,俗好俭啬,厨膳 馐,不过 菹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 ,无所不备,土俗多疾而人早夭。
北方仕子,游宦至彼,遇其丰赡以为福佑所臻,是以尊卑长幼恣口食啖,夜长醉饱,四体热 闷,赤露眠卧,宿食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或患香港脚、胀满、霍乱,或寒热、疟痢、
恶核、疔肿,或痈疽、痔漏,或偏风、猥退,不知医疗,以至于死,凡如此者,比肩皆是,
惟云不习水土,都不知病之所由,静言思之,可为太息也。学人先须识此,以自诫慎。
抱朴子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别,犹郊境也。骨节 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知治身则能治国也。夫受其民所以安其 国,惜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死者不可生也,亡者不可全也,是以至 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夫人难养而易危也,气难 清而易浊也。故能审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一守焉,百病 却焉,
<目录>卷第二十\孙真人养生书(节文)
<篇名>道林养性属性:真人曰∶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 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
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也,勿汲汲 于所欲,勿 于怀忿恨,皆折寿命。若能不犯,则得长生也。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
少 都 多 悴 是 守 孔子曰 上入顶 欲得气 憎,不 寻改正 达道理 心至诚 当以道 若有 志自 则便 空,
心,
不救 敕身 洁,
常 咏 又 言 专 不 失 也,
食欲 咸 去烦恼,(暴数为烦,侵触为恼。)如食五味,必不得暴嗔,多令人神惊,夜梦邪怪。每食不 用重肉 勿饮浊 令人 后,
每食 上数 百病 不得 讫,
魂魄 害人 鲮鲤 急 欲 神 醉 接 忍 努,令人腰瘠自涩,宜任之佳。凡遇山水 水不可饮,必作 疟。饮食以调,时慎 曰,殃去,吉。湿衣、汗衣皆不可久着 不尔令人小便不利。凡大汗勿遍脱衣,
食不消,头痛。脱着既时,须调处。
勿安床。凡欲眠,勿歌咏,不祥。睡起 魄六神不安,多愁怨。人头边勿安火炉 吹入即耳聋。夏不欲露面,致令人面皮 眠勿以脚上悬高处,久成肾水及损尻。
重人汗勿 床悬脚,久成血痹,两足背 暮卧常习闭口,口开,即失气,且邪 胜正偃仰,按孔子不尸卧,故曰睡 心后卧眼。人卧一夜,常作五度反 吉,亦不得近前急唤。夜梦恶不须说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