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苍术、麦门冬、神曲、五味子、黄柏;少睡加炒酸枣仁;疮肉生迟,加白蔹一钱、
肉桂五分;如脓多或清,倍加黄 、人参、当归、白术。
外治敷贴之药
琥珀膏
治痈疽发背、诸般肿毒、久年顽疮。
香油四两,下沉香一钱,炸浮待油熟去之,次下嫩松香八两,文武火不住手搅,如琥珀色住火,下乳香、
没药、银朱、血竭各一钱为末,搅入膏内,令匀,退火毒,用油纸摊贴神效。
白龙膏
治背疽及糜疮皆效。
香油四两,煎数沸,入官粉一两研细,次入黄蜡一两熔化,搅匀退火,待药将皱面,用浓连四纸剪 大小下一拖药在上收候。若贴时,先将葱须煎汤洗净贴之。
治发背
官粉不拘多少,研细,用槐枝大梃锉碎,拌炒官粉,黄色去槐枝。每粉一两,入银朱 一钱研匀,用猪蜡油调,摊膏棉纸上贴之。
一、疮疡肌肉不生。若赤色而不生者,血热也,四物汤加牡丹皮;若脓水清稀,气血俱虚也,十全 大补汤;食少体倦,脾气虚也,补中益气汤;烦热作渴,起居如常,胃火也,竹叶黄 汤;烦热作渴,
日晡热甚,肾虚也,用加减八味丸。
【目录】卷之八【篇名】瘰属性:绕项起核,名曰蟠蛇 ;延及胸前、腋下起,名曰瓜藤 ;左耳根肿核者,名曰惠袋 ;右耳根肿 核者,名曰蜂窝 。
结核连续者,为瘰 也。形长如蛤者,为马刀也。
夫瘰 初发,必起于少阳经。不守禁戒,必延及阳明经。大抵饮食浓味,郁气之积,曰毒、曰风、
曰热,皆此三端招引变换。须分虚实。彼实者故易,自非痛断浓味与发气之物,虽易亦难,殊为可虑,
以其属胆经,主决断有相火,而且气多血少。妇人见此,若月信不作寒热可生。梢久转为潮热,其证危矣。
自非断欲绝虑食淡,虽圣神不可治也。
瘰 先从结喉起者∶紫苏 乌药 枳壳 桔梗 柴胡 前胡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 芍药 茯苓 大腹皮 甘草(各等分) 上锉,水煎,食后服。
瘰 先从项上起者∶紫苏 连翘 桔梗 枳壳 防风 柴胡 羌活 独活 白芷 当归 川芎 芍药 甘草(各等分)
上锉,水煎,食后服。
瘰 先从左边起者∶紫苏 浓朴 当归 羌活 枳壳 桔梗 前胡 防风 川芎 芍药 萝卜子 苏子 甘草 上锉,水煎,食后服。
瘰 先从右边起∶紫苏 香附 青皮 乌药 半夏 浓朴 桔梗 茯苓 柴胡 防风 羌活 甘草 上锉,水煎,食后温服。
人稍壮者宜∶
内消散
治瘰 结核。
朱砂 血竭(各一钱) 斑蝥(去翅足,三分,生用。)
上为细末,每服一分,空心,烧酒调服。一日一服。未破者,三五服立消。已破者,内服此药;外用 金头蜈蚣一条,焙研极细末,用麻油一小钟浸三旦夕,搽患处,其疮即肿溃。过一二日肿消,可贴膏药。
疮势大者,二十日痊;小者,十余日可保平复。
琥珀散
治瘰 结核,内消神效。
滑石 白牵牛(头末。各一两) 斑蝥(三钱,去翅足) 僵蚕(一两) 枳壳(五钱) 赤芍 柴胡(各五钱) 木通 连翘(各七钱) 琥珀(二钱) 黄芩(一两) 甘草(三钱) 上锉作六剂,水煎 服。
斑蝥散
(即神效散。)
斑蝥(去翅足,酒炒,净一钱) 穿山甲(土炒) 僵蚕(去头足酒炒) 丁香 白丁香 苦丁香 红小豆 磨刀泥(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五更无根水调服,至未时打下毒物,其形如鼠。后用田中野菊花焙黄色为末,
陈醋调,贴疮上。一日一换,七日全安。
赤白丸
治瘰 未破。
白矾(三两) 朱砂(九钱)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清茶送下。日进三服,药尽即消。
人虚弱者宜∶
益气养荣汤
治怀抱抑郁,瘰 流注,或四肢患肿、肉色不变,或日晡发热。或溃不敛。
黄 人参 白术(炒。各一钱半)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陈皮 香附 贝母(去心。各一钱)
柴胡 桔梗(炒) 地骨皮 甘草(炙。各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远服。有痰加橘红;胁下刺痛加青皮、木香;午后有热,或头微眩加炒黄柏;脓水 清倍参、 、当归;女人有郁气,胸膈不利倍香附、贝母;月经不通加牡丹皮、当归。
益气内消散
治瘰 并诸瘤结核。
当归 川芎 白芍(酒炒) 白术(去芦) 青皮(去瓤) 陈皮 半夏(姜炒) 桔梗 羌活 白芷 独活 浓朴(姜汁炒。各八钱) 防风 黄芩 乌药 香附 槟榔(各一两) 苏叶(一两半) 沉香 (二钱) 木香 人参 粉草(各五钱)
上锉,水煎温服。服十余剂即消。若再服,照分量制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酒下。
瘰 外施之药
神品膏
历年久不愈瘰 疮神效。
香油(一斤) 官粉(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