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9-万氏秘传片玉心书-第3页

止便为凶。
小儿初生十日内,少乳多啼常喷嚏。急看喉中有珠泡,手法 刮去免扰虑。
不看撮脐风,撮脐粪少通。急用解毒药(2),便下得从容。便闭 肚膨胀,口紧咬唇青,时时手足掣,脐风枉用心。
腹胀不便名锁肚,口紧不乳是噤风。目直叫哭盘肠吊,天 钓(3)身仰似角弓。初生芽儿有此病,父母欢喜一场空。
<目录>卷二<篇名>小儿变蒸属性:小儿初生多变蒸,三十二日细推论。如蚕之眠添智能,遍身 发热不惺惺。
变蒸休用药,三日自然安;外感惺惺散,伤食保和丸。
惺惺散内用人参,甘桔川芎白茯苓,细辛少许天花粉,防风 白术九味行。
<目录>卷二<篇名>小儿胎疾属性:胎热甘草黄连汤。胎寒去连加桂方;胎黄甘草加茵陈,胎惊 辰砂一味良;胎瘦胎肥浴体法,胎怯五软用地黄。此是家传真口 诀。儿孙记诵莫遗忘。
肝色多青心赤红,脾黄肺白肾黑同。黄白疳虚黑中恶,赤红 是热青惊风。
<目录>卷二<篇名>小儿五脏部位属性:五脏有外候,不离正面间,耳乃肾之窍,两眼原属肝。鼻孔 肺为主,脾唇心舌尖。
左颊属木肝生风,右颊属金肺位同。额为心火赅为肾,准头 鼻土位居中。
<目录>卷二<篇名>五脏外症属性:肝主风兮目直视,闷乱叫哭不安宁。心主热兮不得眠,惊悸 饮水口舌干。脾主困兮多好睡,吐泄(4)瘦弱病成疳。肺主气兮多 咳嗽,皮干发枯喘绵绵。肾主虚兮胎气弱,小儿肾弱养应难。
<目录>卷二<篇名>看小儿虎口纹属性:今人专看虎口纹,风关气关命关分。风关病轻气关重,命关 若过死将临。青筋红热黑势恶,直轻斜曲重看云。
<目录>卷二<篇名>脉法属性:小儿一指分三位,息数须将六至看,七至八至数为热。三至 四至迟虚寒。坚实平和无病断,细小沉迟有病春。
按全婴等书云:小儿三岁已(5)前,虎口第一指上寅卯关有脉 弦(6)见者,可验病状(7)。男左女右,视之脉弦。从寅关起不至卯 关者,病易治;若连于卯关者,病难治;如寅连卯,卯过辰关者,
十难救一。若脉弦小或短者,病可治。宜参视之(8)。
<目录>卷二<篇名>小儿夜啼属性:啼哭直视热在肝,泄清一服及时安。啼哭面斥热在心,导赤 麦冬效如神。面赤四逆腹中痛,益黄散用姜汤送。夜夜见灯多拗 哭,父母矫爱多不足。
<目录>卷二<篇名>惊风属性:急症惊风面赤背,目多直视不回晴。手足搐掣牙关紧,只怕 昏昏再(9)不醒。
惊来掐人中,虎口拿总筋。泄青吞导赤,调理治凉惊。口眼 若喝斜,看他左右偏,太阳颊下穴(10),一焠自然安。
面色黄白神气弱,昏睡眼闭口不合。口鼻气冷手足冷,慢惊 搐掣时时作。
慢惊不可医,调元急补脾。渐醒能食吉。常昏不乳危。
<目录>卷二<篇名>吐泻属性:吐泻(ll)之病面皮黄,有寒有热有食伤。面红热渴难谓理,手 足寒时急补阳。
吐泻常治法,胃苓一粒丹。脾积去食积,理中补虚寒。吐泻 多伤食,益黄散最宜。看他病咯退,胃苓再补脾。泄泻常如是,
消积功十全。
泄泻作渴白术散,人参白术秩娄甘,木香千葛霍香叶,常与 服之真格言。
泻甚乌梅加入,热甚知母门冬,虚须甘草炙用,随症用药不 同。
<目录>卷二<篇名>痢疾属性:赤白皆是热,眉头常被腹中疼。身热脉大难得退,脉小 身凉容易安。
痢症多因积,先下木香丸,保和消滞积,止痢用香连。痢疾 若不食。噤口痢必残。急用香连散,能食保平安。
<目录>卷二<篇名>小儿疟疾属性:疟疾之色多黄黑,病至作寒又作热,早疟日来容易退,晚虐 间日(12)治宜急。
初疟要吐痰,斩鬼及常山。久疟不可截,养脾功十全 <目录>卷二<篇名>咳嗽属性:形寒(13)饮冷即伤肺,咳嗽病来多痰气。面青气促怕生惊,
面白胸高还不吉。
初咳要发表,五拗并九宝。气实葶厉宜,肺虚阿胶好。尝服 玉液丸,桔梗同甘草。
五拗用麻黄,杏仁甘草强。石膏腊茶叶,发汗是奇方。
九宝苏叶配麻黄(14),薄荷陈皮杏桂良,大腹桑白同国老(15),
乌梅加入细参详。
<目录>卷二<篇名>疳痨属性:面色黄白是疳痨,肚大颈细头发焦,折乳伤食大病后,只伯 时时热来潮。
疳痨(16)无多法,集圣初如神。面色转红活,相间服胃苓。
潮热如不退,只防作慢惊。
<目录>卷二<篇名>伤食属性:伤食发热面赤红,恶心腹胀痛时攻,露身伯热不恩食,症与 伤寒大不同。
伤食宜调解,藿香散最宜,保和同与服,病退再养脾。若是 成惊搐,惟有下为奇。
伤食发热用藿香,苏叶香附朴陈苍,半夏黄连甘草曲,茯苓 引子用生姜。
<目录>卷二<篇名>伤风属性:伤风发热面色赤,烦闷不困不思食,喜人煨抱畏风寒,作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