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7-证类本草-宋-唐慎微-第199页

,有细刺。花黄白,子亦类麻子。四月、五月采茎叶,曝干用。俗名葛 蔓,又名葛勒蔓。唐·韦宙《独行方》主癞遍体皆疮者。用 草一担,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以渍疮。不过三作乃愈。
而《本经》亦阙主疮功用。又韦丹主膏淋。捣生汁三升,酢二合相和,空腹顿服。当溺如白汁。又主久痢成疳。取干蔓捣筛,量多少,管吹谷道中,不过三、四瘥已若神。
衍义曰: 草,葛勒蔓也。治伤寒汗后虚热,锉,研,取生汁,饮一合,愈。
卷第十一
鹤虱
鹤虱 味苦,平,有小毒。主蛔、蛲虫。用之为散,以肥肉 汁服方寸匕。亦丸散中用。生西戎。
唐本注云:子似蓬蒿子而细,合叶、茎用之。胡名鹄虱。今按别本注云:心痛。以淡醋和半匕,服之立瘥。出波斯者为胜,今上党亦有。力势薄于波斯者。(唐本先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凉,无毒。杀五脏虫,止疟,及敷恶疮上。
图经曰:鹤虱,生西戒,今江淮、衡湘间皆有之。春生苗,叶皱似紫苏,大而尖长,不光。
二尺许。七月生黄白花,似菊。八月结实,子极尖细,干即黄黑色。采无时。南人呼其叶为火。谨按 葵(音 )即火 也。虽花实相类,而别是一物,不可杂用也。杀虫方中,此为最要。《古今录验》疗蛔咬心痛。取鹤虱十两,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以蜜汤空腹吞四十丸,日增至五十丸。慎酒、肉。韦云患心痛,十年不瘥,于杂方内见,合服便愈。李绛《兵部手集方》治小儿蛔虫啮心腹痛,亦单用鹤虱细研,以肥猪肉汁下。五岁一服二分,虫出便止,余以意增减。
外台秘要:延年治蛔虫,吐水心痛。鹤虱三两为末蜜丸。平旦浆水服二十丸。千金方:治虫咬心痛。鹤虱一两为末,空心温醋下。虫当出。沈存中笔谈地菘即天名精。鹤虱是实。
卷第十一
地菘
味咸。主金疮止血,解恶虫蛇螫毒。挪以敷之。生人家及路旁阴处,所在有之。高二、三寸,叶似菘叶而小。(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本经》草部上品天名精。唐注云:南人名为地菘。又寻所主功状,与此正同,及据陈藏器解纷合陶、苏二说,亦以天名精为地菘。则今此条不当重出。虽陈藏器拾遗别立地菘条,此乃藏器自成一书,务多条目尔。
解纷、拾遗亦自差互。后人即不当仍其谬而重有新附也。今补注立例,无所刊削,故且存而注之。
陈藏器似天门冬苗,出江南。外台秘要:治恶疮。捣地菘汁服之,日三、四服,瘥。圣惠方
卷第十一
燕麦
味甘,平,无毒。主女人产不出。煮汁饮之。一名 ,一名燕麦。生故墟野林下。叶似麦。
今注苗似小麦而弱,实似 麦而细。生岭南,在处亦有。(唐本先附。)
外台秘要:治齿 并虫,积年不瘥,从少至老方。雀麦一名牡栳草,俗名牛星草。一味,苦瓠叶三十枚,净洗,取草剪,长二寸,广一寸,浓五分,以瓠叶作五裹子,以三年酢渍之,至日中,以两裹火中炮令热,纳口中齿外边熨之,冷更易,取铜器贮水,水中解裹洗之,即有虫长三分,老者黄色,少者白色,多即三、二十枚,少即一、二十枚,此一方甚妙。子母秘录:妊娠胎死腹中,若胞衣不下,上抢心。雀麦一把,水五升,煮二升汁服。
衍义曰:雀麦,今谓之燕麦,其苗与麦同,但穗细长而疏。唐·刘梦得所谓菟葵、燕麦,动摇春风者也。
卷第十一
甑带灰
主腹胀痛,脱肛。煮汁服,主胃反,小便失禁、不通及淋,中恶尸疰,金疮刃不出今按别本注云:江南以蒲为甑带。取久用者烧灰入药,味辛,温,无毒。甑带久被蒸气,故能散气,通气。以灰封金疮,止血止痛,出刃。(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取用久外台秘要:治眯目,水服灰一钱匕。又方:小儿大便失血。甑带灰涂乳上与饮之,瘥。
肘后方:治草芒沙石类不出方:甑带灰调饮之即出。子母秘录:治小儿夜啼,甑带悬户上。又方:治小儿脐风疮久不瘥,烧甑带灰敷上。
卷第十一
赤地利
赤地利 味苦,平,无毒。主赤白冷热诸痢,断血破血,带下赤白,生肌肉。所在山谷有之。
唐本注云:叶似萝摩,蔓生。根皮赤黑,肉黄赤。二月、八月采根,日干。(唐本先附)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蔓生,绕草木上,花、子皆青色。根若菝 ,皮紫赤色也。
图经曰:赤地利,旧不载所出州土,云所在山谷有之,今唯出华山。春夏生苗,作蔓绕草木上,茎赤。叶青,似荞麦叶。七月开白花,亦如荞麦。根若菝 ,皮黑肉黄赤。八月内采根,晒干用。亦名山荞麦。此下又有赤车使者条云:似香 、兰香,叶、茎赤,根紫赤色。生溪谷之阴,出襄州。八月、九月采根,日干。古方治大风湿痹等,赤车使者酒主之。今人稀用,亦鲜有识之者,因附见于此。
雷公云:凡采得后,细锉,用蓝叶并根并锉,唯赤地利细锉了,用生绢袋盛,同蒸一伏时,去蓝曝干用。圣惠方:治火烧疮灭瘢方:用赤地利二两捣末,生油调涂之。外台秘要:治小儿面及身上生疮如火烧。赤地利捣末,粉之良。
卷第十一
乌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