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半白如粉。农人候之莳田,三叶白草便秀,故谓之三白。若云三黑点,古人秘之,据此即为未识,妄为之注尔。其叶如薯蓣,亦不似水荭。(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出襄州,二月、八月采根用之。
卷第十一
(音闾)茹(音如)
(音闾)茹(音如) 味辛、酸,寒、微寒,有小毒。主蚀恶肉败疮死肌,杀疥虫,排脓恶血,除大风热气,善忘不乐,去热痹,破症瘕,除息肉。一名屈据,一名离娄。生代郡川谷。
五月采根,阴干。黑头者良。(甘草为之使,恶麦门冬。)
陶隐居云:今第一出高丽,色黄,初断时汁出凝黑如漆。故云漆头。次出近道,名草茹,色白,皆烧铁烁头令黑以当漆头,非真也。叶似大戟,花黄,二月便生,根亦疗疮。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叶有汁,根如萝卜,皮黄肉白,所在有之。
图经曰: 茹,生代郡川谷,今河阳、淄、齐州亦有之。二月生苗,叶似大戟,而花黄色。
根如萝卜,皮赤黄,肉白。初断时汁出凝黑如漆,三月开浅红花,亦淡黄色,不着子,陶隐居谓出高丽者,此近之也。四月、五月采根,阴干。漆头者良。又有一种草 茹,色白,采者烧铁烁头令黑,以当漆头,非真也。然古方有用两种者。姚僧垣治痈疽生臭恶肉,以白 茹散敷之,看肉尽便停,但敷诸膏药。若不生肉,又敷黄 散。恶肉仍不尽者,可以漆头赤皮茹为散,用半钱匕和白 茹三钱匕合敷之,瘥。是赤、白皆可用也。
圣惠方:治缓疽。用 茹一两,捣为散,不计时候,温水调下二钱匕。伤寒类要治伤寒毒攻咽喉肿,真 茹爪甲大,纳口中嚼汁咽,当微觉为佳。素问注云: 茹主散恶血。
衍义曰: 茹,治疥,马疥尤善。服食方用者至少。
卷第十一
蛇莓(音每)汁
大寒。主胸腹大热不止。
陶隐居云:园野亦多。子赤色,极似莓,而不堪啖,人亦无服此为药者。疗溪毒射工,伤寒大热,甚良。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生下湿处。茎端三叶,花黄子赤,若覆盆子,撮似败酱。二月、八月采根,四月、五月收子,所在有之。日华子云:味甘、酸,冷,有毒。通月经, 疮肿,敷蛇虫咬。
食疗云:主胸胃热气,有蛇残不得食。主孩子口噤,以汁灌口中,死亦再活。肘后方:治毒攻手足肿痛。蛇莓汁服三合,日三。水渍乌梅令浓,纳崖蜜饮之。伤寒类要治天行热甚,口中生疮。饮蛇莓自然汁,捣绞一斗,煎取五升,稍稍饮之。
衍义曰:蛇莓,今田野道旁处处有之,附地生。叶如覆盆子,但光洁而小,微有绉纹;花黄,比蒺藜花差大。春末夏初,结红子如荔枝色。余如《经》。
卷第十一
金星草
金星草 味苦,寒,无毒。主痈疽疮毒,大解硫黄及丹石毒,发背痈肿结核。用叶和根酒煎服之。先服石药悉下,又可作末冷水服,及涂发背疮肿上,殊效。根碎之浸油涂头,大生毛发。西南州郡多有之,而以戎州者为上。喜生阴中石上净处及竹箐中不见日处,或大木下,或古屋上。此草唯单生一叶,色青,长一、二尺。至冬大寒,叶背生黄星点子,两行相对如金色,因得金星之名。其根盘屈如竹根而细,折之有筋,如猪马鬃。陵冬不凋,无花、实。五月和根采之,风干用。(新定)
图经曰:金星草,生关陕、川蜀及潭、婺诸州皆有之。又名金钏草。味苦,性寒,无毒。
叶青,多生背阴石上净处,或竹箐中少日色处,或生大木下及背阴多年瓦屋上。初出深绿色,叶长一、二尺,至深冬背上生黄星点子,两两相对,色如金,因以为名。无花、实,陵冬叶不凋。其根盘屈如竹根而细,折之有筋,如猪鬃。五月和根采之,风干。解硫黄及石毒,治发背痈肿结核。用叶半斤和根锉,以酒五升银器中煎取二升,五更初顿服,丹石毒悉下。又捣末,冷水服方寸匕,及涂发背疮上亦效。彼人用之,往往皆验。根又主生毛发,捶碎,浸油涂头良。南人多用此草末,以水一升煎取半,更入酒半升,再煎数沸,温服,取下毒黑汁,未下再服。但是疮毒皆可服之。然性至冷,服后下利须补治乃平复。老年不可辄服。
经验方:治五毒发背。金星草和根净洗,慢火焙干,秤四两,入生甘草一钱,捣末分作四服。
每服用酒一升以来,煎三、二沸后,更以冷酒三、二升相和,入瓶器内封却,时时饮服。忌生冷、油腻、毒物。
衍义曰:金星草,丹石毒发于背,及一切痈肿。每以根叶一分,用酒一大盏,煎汁服。
不唯下所服石药,兼毒去疮愈。如不欲酒,将末一、二钱,新汲水调服,以知为度。
卷第十一
草
草 味甘、苦,寒,无毒。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疟,虚热渴。煮汁及生汁服之。生故墟道傍。
唐本注云:叶似蓖麻而小薄,蔓生,有细刺。俗名葛 蔓。古方亦时用之。今按别本注:又云来莓草,四月、五月采茎叶,曝干。(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蔓生。叶似大麻,花黄白,子若大麻子,俗名葛勒蔓。夏采叶用。所在墟野处多有之。
图经曰: 草,旧不着所出州土,云生故墟道旁,今处处有之。叶如蓖麻而小薄,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