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7-证类本草-宋-唐慎微-第163页

毒。主心腹卒痛,霍乱吐泻,痰癖冷气。古方偏用染发,不用治病也。雷公云:凡使,采得后去柄及皱皮了,用酒浸蒸,从巳至酉出,细杵,任用也。
卷第九
胡黄连
胡黄连 味苦,平,无毒。主久痢成疳,伤寒咳嗽,温疟骨热,理腰肾,去阴汗,小儿惊痫,寒热不下食,霍乱下痢。生胡国,似干杨柳,心黑外黄。一名割孤露泽。(今附)
图经曰:胡黄连,生胡国,今南海及秦陇间亦有之。初生似芦,干似杨柳枯枝,心黑外黄,不拘时月收采。今小儿药中多用之。又治伤寒劳复,身热,大小便赤如血色者。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皮,入蜜半两,拌和,炒令微焦,二味捣罗为末,用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生姜二片,乌梅一个,童子小便三合,浸半日去滓,食后暖小便令温,下十丸,临卧再服,甚效。
唐本云:大寒。主骨蒸劳热,补肝胆,明目,治冷热泄痢,益颜色,浓肠胃,治妇人胎蒸虚惊,治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出波斯国,生海畔陆地,八月上旬采。恶菊花、玄参、白藓皮,解巴豆毒。服之忌猪肉,令人漏精。以人乳浸点目甚良。苗若夏枯草,根头似鸟觜,折之肉似 鹆眼者良。孙尚药治小儿盗汗,潮热往来。南蕃胡黄连、柴胡等分,罗极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二丸至三丸,银器中用酒少许化开,更入水五分,重汤煮三、二十沸,放温,食后和滓服。别说云谨按胡黄连,折之尘出如烟者,为真。
卷第九
船底苔
冷,无毒。治鼻洪吐血,淋疾。以炙甘草并豉汁,浓煎汤旋呷。又主五淋,取一团鸭子大,煮服之。又水中细苔,主天行病,心闷,捣绞汁服。(新补见孟诜、陈藏器、日华子。)
陈藏器云:主五淋。取一鸭卵大块,水煮服之。圣惠方:治乳石发动,小便淋涩不通,心神闷乱。用船底青苔如半鸡子大,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子母秘录小儿赤游,行于体上下,至心即死。水中苔捣末,敷上良。
卷第九
红豆蔻
味辛,温,无毒。主肠虚水泻,心腹搅痛,霍乱,呕吐酸水,解酒毒。不宜多服,令人舌粗,不思饮食。云是高良姜子。其苗如芦,叶似姜,花作穗,嫩叶卷而生微带红色。
生南海诸谷。(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红豆蔻亦可单用,味苦、辛。能治冷气腹痛,消瘴雾气毒,去宿食,温腹肠,吐泻痢疾。
海药云:择嫩者,加入盐,累累作朵不散落,须以朱槿染令色深,善醒于醉,解酒毒。
此外无诸要使也。
卷第九
莳萝
莳萝 味辛,温,无毒。主小儿气胀,霍乱呕逆,腹冷食不下,两肋痞满。生佛誓国,如马芹子,辛香。亦名慈谋勒。(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健脾,开胃气,温肠,杀鱼肉毒,补水脏及壮筋骨,治肾气。
图经曰:莳萝,出佛誓国,今岭南及近道皆有之。三月、四月生苗,花、实大类蛇床而香辛。六月、七月采实。今人多以和五味,不闻入药用。
海药云:谨按《广州记》云:生波斯国。马芹子即黑色而重。莳萝子即褐色而轻。主膈气,消食温胃,善滋食味,多食无损,即不可与阿魏同合,夺其味尔。
卷第九
艾香
味甘,温,无毒。去恶气,杀虫,主腹冷泄痢。《广志》曰:出西国,似细艾。又有松树皮绿衣,亦名艾纳。可以和合诸香,烧之能聚其烟,青白不散,而与此不同也。(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古药府诗云: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氍KT 五木香,迷迭艾与都梁是也。
陈藏器云:主癣辟蛀。海药云:谨按《广志》云:生剽国,温,平。主伤寒,五泄,主心腹注气,下寸白,止肠鸣。烧之,辟温疫,合螫窠,浴香港脚,甚良。
卷第九
甘松香
甘松香 味甘,温,无毒。主恶气,卒心腹痛满,兼用合诸香,丛生,叶细。《广志》云:甘松香出姑臧。(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治心腹胀,下气。作浴汤,令人身香。
图经曰:甘松香,出姑臧,今黔、蜀州郡及辽州亦有之。丛生山野,叶细如茅草,根极繁密。八月采,作汤浴令人体香。
陈藏器云:丛生,叶细,出凉州。海药云谨按《广志》云:生源州,苗细引蔓而生。又陈氏云:主黑皮 ,风疳齿 ,野鸡痔。得白芷、附子良。合诸香及 衣妙也。
卷第九
垣衣
味酸,无毒。主黄胆心烦,咳逆血气,暴热在肠胃,金疮内塞。久服补中益气,长好颜色。一名昔邪,一名乌韭,一名垣嬴,一名天韭,一名鼠韭。生古垣墙阴或屋上。三月三日采,阴干。
陶隐居云:方药不甚用,俗中少见有者,《离骚》亦有昔邪。或云即是天蒜尔。唐本注云:此即古墙北阴青苔衣也。其生石上者名昔邪,一名乌韭。江南少墙,陶故云少见。《本经》载之,屋上者名屋游。在下品,形并相似,为疗略同。《别录》云:主暴风口噤,金疮,酒渍服之效。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垣衣,冷。又云地衣,冷,微毒。治卒心痛,中恶。
以人垢腻为丸,服七粒。此是阴湿地被日晒起苔藓是也,并生油调,敷马反花疮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