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丸与服。二日大便不通。不利。其泻遂愈。凡用巴豆治泄痢积滞诸病恒有不泻
而病去者。此药病相对。配合得宜尔。苟用所不当用。则犯轻用损阴之戒矣。 一女子值暑
月夜甚凉。患心痛。从右肋下起至心前歧骨陷处。并两乳下复连腰背两膀。俱骨缝胀痛。惟
右肋并心疼独甚。时作呕恶。初疑凉夜寒邪郁遏。气不流畅所致。用散寒行气药。不效。又
疑寒气郁滞。中有郁火。于前剂加散郁火药。亦不效。服加味煮黄丸。乃顿愈。姜黄三钱五
分。雄黄三分。去油巴霜八分。去油净。共为细末。醋糊丸黍米大。虚者七丸。实者十一丸。
姜汤送下。按经云。邪气盛则实。惟此辛热之剂。可以导之。前所用药。虽亦散寒。不能及
病也。用姜黄乳香者。寒能伤血故耳。
〔论〕 巴豆树植于西土。其叶在仲夏时新旧相代。而开花成穗即于斯时。结实作房亦
踵其后。盖禀地气之金。而受天气之火极其精专者。其实成熟至七八月渐落。此金化于火。
火终于金。专受炎火之气。而绝不受寒水之气者。夫金独受火气。而子气之水绝无与焉。所
以偏至之性。洵当有毒也。燥万物者莫如火。故能溃烂有形。损真阴而竭津液。且火气之精
专者。独为金用。金司降令。又从于最烈之火。故为斩关夺门之将也。其生用者。存金而去
火之毒。可以利水谷道而不伤脏腑。炒用者。从火而制金之锐。可以磨坚结积而不致暴厉。
本经所云荡练五脏六腑。盖生用合于荡。炒用合于练矣。金化于火。直司降令以透下焦。皆
其由阳入阴以神老阳之用。仲淳所谓阳中阴入手足阳明者。庶其近之。惟本至阳以破结阴。
非一切寒滞积久闭塞。固非其对待之治也。
此药沾人肌肉。无不灼烂。试以少许擦肤。须臾泡出。况肠胃柔嫩。下咽则徐徐而走。
能无溃烂之患耶。又何待下后而耗损真阴耶。不得已急证。欲借其开通道路。亦须炒熟压令
油净。入分许即止。不得多用。(仲淳)
〔修治〕 不去膜则伤胃。不去心则作呕。以沉香水浸。则能升能降。与大黄同用。泻
人反缓。为其性相畏也。 凡修事。敲碎去油净。用白绢袋包。甘草水煮。焙干。或研膏用。
日华子言。凡入丸散炒用。不如去心膜。换水煮五度各一沸。按巴豆之火毒。所畏者水也
。今去心膜换水煮。亦止于缓火毒尔。要知炒去烟。止可以去金之暴气。而火性尚存。金之
所畏者火。而巴豆又喜火也。治法宜中的为妙。 有用仁者。用壳者。用油者。 有生用者。
麸
\x巴豆油\x
治中风痰厥气厥中恶喉痹。 一切急病。咽喉不通。牙关紧闭。以巴豆研烂。绵纸
包。压取油。作然点灯。吹灭熏鼻中。或用热烟刺入喉内。即时出涎或恶血。便苏。 又舌
上无故出血。以熏舌之上下。自止。
<目录>卷二十三\乔木部
<篇名>干漆
内容:出汉中金州梁州者最善。益州广州浙中者次之。五六月。刻木取汁液干之。即曰
干漆。状如蜂房。但性急易燥。热则难干。无风阴润。虽严寒亦易燥也。
味辛苦咸。气温。有毒。气味俱浓。通行肠胃。入肝行血。降也。阳中阴也。 本经主
绝伤。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脏。(丹溪言其性急而飞补。用之中节则积滞去后。补性内行。)
疗五缓六急。风寒湿痹。 诸本草消瘀血痞结。(削年深坚积。破日久凝瘀。)治腰痛。女
子疝瘕。经脉不通。利小肠。杀三虫。 方书于虚劳传尸。反胃蓄血。心痛胃脘痛。胀满着
痹。拘挛盗汗等证用之。 凡瘀血得之。即化成水。(仲淳) 大抵损伤一证。专从血论
。血属有形。形质受病。为痞结。为绝伤。惟兹味捷入血分而消之。则绝伤自和。绝伤和则
筋骨自续。而髓脑自足矣。凡风寒湿痹。多病于血滞。此痿缓痹急所由成也。至于腰痛疝瘕
。何一非此味通行经脉之治乎。(仲淳) 同 虫桃仁当归红花苏木丹皮灵脂延胡牛膝。治
腹中瘀血作痛。或产后感寒。恶露未尽。结成痞块作痛者。加入干姜泽兰。 同楝根鹤虱槟
榔锡灰薏苡根乌梅龙胆草。能杀肠胃诸虫。 同牛膝丹皮续断赤芍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延胡鳖
甲。治女子月闭因于瘀血。脐腹作痛。其畏寒而不发热口渴者。可加桂。 同 叶半枝莲
生地胡麻荆芥首乌天冬苦参。疗紫云风。 入大黄 虫丸。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
肌
为末。米饮服一字至一钱。 女人月水不通。脐下坚如杯。时发热往来。下痢羸瘦。此为血
瘕。(若是肉症。不可治也。)千金方用干漆一斤烧研。生地黄二十斤取汁。和煎。至可丸丸
梧子大。每服三丸。空心酒下。
〔论〕 漆之味甚辛而属金。第其湿者在燥热则难干。得阴湿则易干。似兼乎水火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