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671页

有滞气,胁下有郁积,或小腹疝疼,用之 以疏通二经,行其气也。若二经实者,当先补而后用之。又云∶疏肝气加青皮,炒黑则入血 分也。
时珍曰∶青橘皮,古无用者,至宋时医家始用之。其色青气烈,味苦而辛,治之以醋,
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酸泄之,以苦降之也。陈皮浮而升,入脾、肺气分。青皮沉 而降,入肝、胆气分。一体二用,物理自然也。小儿消积多用青皮,最能发汗,有汗者不可 用。说出杨仁斋《直指方》,人罕知之。
嘉谟曰∶久疟热甚,必结癖块,宜多服清脾汤。内有青皮疏利肝邪,则癖自不结也。
【附方】旧二,新七。
快膈汤治冷膈气及酒食后饱满∶用青橘皮一斤,作四分∶四两用盐汤浸,四两用百沸汤 浸,四两用醋浸,四两用酒浸。各三日取出,去白切丝,以盐一两炒微焦,研末。每用二钱 ,以茶末五分,水煎温服。亦可点服。《经验后方》
理脾快气∶青橘皮一斤(晒干焙研末),甘草末一两,檀香末半两。和匀收之。每用一、
二 法制青皮∶常服安神调气,消食解酒益胃,不拘老人小儿。宋仁宗每食后咀数片,乃邢 和璞真人所献,名万年草,刘 改名延年草,仁宗以赐吕丞相。用青皮一斤(浸去苦味,去 瓤,炼净),白盐花五两,炙甘草六两,舶茴香四两。甜水一斗,煮之,不住搅,勿令着底,
候水尽,慢火焙干,勿令焦,去甘草、茴香,只取青皮,密收用。(王氏《易简方》)
疟疾寒热∶青皮一两。烧存性,研末。发前,温酒服一钱,临时再服。(《圣惠方》)
伤寒呃逆,声闻四邻∶四花青皮全者,研末。每服二钱,白汤下。(《医林集要》)
产后气逆∶青橘皮为末。葱白、童子小便煎二钱,服。(《经验后方》)
妇人乳癌∶因久积忧郁,乳房内有核如指头,不痛不痒,五、七年成痈,名乳癌,不可 治 耳出汁∶青皮烧研末,绵包塞之。
唇燥生疮∶青皮,烧研,猪脂调涂。
\x橘瓤上筋膜\x 【主治】口渴、吐酒。炒熟,煎汤饮,甚效(大明)。
\x橘核\x 【修治】时珍曰∶凡用,须以新瓦焙香,去壳取仁,研碎入药。
【气味】苦,平,
【主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肾冷。炒研,每温酒服一钱,或酒煎服之(大明)。治 酒风、鼻赤。炒研,每服一钱,胡桃肉一个,擂酒服,以知为度(宗 )。小肠疝气及阴 核肿 【发明】时珍曰∶橘核入足厥阴,与青皮同功,故治腰痛 疝在下之病,不独取象于核 也。《和剂局方》治诸疝痛及内 ,卵肿偏坠,或硬如石,或肿至溃,有橘核丸,用之有效 。品味颇多,详见本方。
【附方】新一。
腰痛∶橘核、杜仲各二两(炒)。研末。每服二钱,盐酒下。(《简便方》)
\x叶\x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导胸膈逆气,入厥阴,行肝气,消肿散毒,乳痈胁痛,用之行经(震亨)。
【附方】新一。
肺痈∶绿橘叶,洗,捣绞汁一盏,服之。吐出脓血即愈。(《经验良方》)
<目录>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篇名>柑内容:(宋《开宝》)
【释名】木奴。
志曰∶柑,未经霜时犹酸,霜后甚甜,故名柑子。
时珍曰∶汉李衡种柑于武陵洲上,号为木奴焉。
【集解】炳曰∶乳柑出西戎者佳。
志曰∶柑生岭南及江南,树似橘,实亦似橘而圆大,皮色生青熟黄赤。惟乳柑皮入药,
山 藏器曰∶柑有朱柑、黄柑、乳柑、石柑、沙柑。橘有朱橘、乳橘、塌橘、山橘、黄淡子 。此辈皮皆去气调中,实俱堪食,就中以乳柑为上也。
时珍曰∶柑,南方果也,而闽、广、温、台、苏、抚、荆州为盛,川蜀虽有不及之。其 树无异于橘,但刺少耳。柑皮比橘色黄而稍浓,理稍粗而味不苦。橘可久留,柑易腐败。柑 树畏冰雪,橘树略可。此柑、橘之异也。柑、橘皮,今人多混用,不可不辨,详见橘下。案 ∶韩彦直《橘谱》云∶乳柑,出温州诸邑,惟泥山者为最,以其味似乳酪故名。彼人呼为真 柑,似以它柑为假矣。其木婆娑,其叶纤长,其花香韵,其实圆正,肤理如泽蜡,其大六、
七寸,其皮薄而味珍,脉不粘瓣,食不留滓,一颗仅二、三核,亦有全无者,擘之香雾 人 ,为柑中绝品也。生枝柑,形不圆,色青肤粗,味带微酸,留之枝间,可耐久也,俟味变甘 ,乃带叶折,故名。海红柑,树小而颗极大,有围及尺者,皮浓色红,可久藏,今狮头柑亦 是其类也。洞庭柑,种出洞庭山,皮细味美,其熟最早也。甜柑,类洞庭而大,每颗必八瓣 ,不待霜而黄也。木柑,类洞庭,肤粗顽,瓣大而少液,故谓之木也。朱柑,类洞庭而大,
色绝嫣红,其味酸,人不重之。馒头柑,近蒂起如馒头尖,味香美也。
【气味】甘,大寒,无毒。颂曰∶冷。
志曰∶多食令人肺冷生痰,脾冷发痼癖,大肠泻利,发阴汗。
【主治】利肠胃中热毒,解丹石,止暴渴,利小便(《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