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煮熟皆宜。
时珍曰∶鸡腿儿生近泽田地,高不盈尺。春生弱茎,一茎三叶,尖长而浓,有皱纹锯齿
,面青背白。四月开小黄花。结子如胡荽子,中有细子。其根状如小白术头,剥去赤皮,其
内白色如鸡肉,食之有粉。小儿生食之,荒年人掘以和饭食。
\x根\x
【气味】甘、微苦,平,无毒。
【主治】吐血下血崩中,疟疾痈疮(时珍)。
【附方】新七。
崩中下血∶用湖鸡腿根一两捣碎,酒二盏,煎一盏服。(《濒湖集简
方》)。
吐血不止∶翻白草,每用五七科 咀,水二钟,煎一钟
,空心服。
疟疾寒热∶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之。
无名肿毒∶方同上。
丁毒初起,不拘已成、未成∶用翻白草十科,酒煎服,出汗即愈。
浑身疥癞∶端午日午时采翻白草,每用一握,煎水洗之。
疮溃烂∶端午日午时采翻白草,洗收。每用一握,煎汤盆盛,围住熏洗,效。(刘松
石《保寿堂方》)。
<目录>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篇名>仙人杖草
内容:(《拾遗》)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集解】藏器曰∶仙人杖生剑南平泽。叶似苦苣,丛生。陈子昂《观玉篇・序》云∶予
从补阙乔公北征,夏四月次于张掖。河洲草木无他异者,惟有仙人杖往往丛生。予家世代服
食者,昔常饵之。因为乔公言其功,同族王仲烈甘心食之。人或谓乔公曰∶此白棘也。公乃
讥予。因作《观玉篇》焉。
颂曰∶仙人杖有三物同名∶一种是菜类,一种是枯死竹笋之色黑者,枸杞一名仙人杖是
也。此仙人杖乃作菜茹者,白棘木类,何因相似?或曰∶乔公所谓白棘乃枸棘,是枸杞之有
针者。《本经》枸棘无白棘之名,又其味苦,此菜味甘。乃知草木之类,多而难识,使人惑
疑似之言,以真为伪,宜乎子昂论著之详也。
时珍曰∶别有仙人草,生阶除间,高二、三寸。又有仙人掌草,生于石壁上。皆与此名
同物异,不可不审。并见石草类。
【气味】甘,小温,无毒。
【主治】作茹食,去痰癖,除风冷(大明)。久服
长生,坚筋骨,令人不老(藏器)。
<目录>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篇名>蒲公英
内容:(《唐本草》)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耩耨草(音构糯)、金簪草(《纲目》)、黄花地丁。
时珍曰∶名义未详。孙思邈《千金方》作凫公英,苏颂《图经》作仆公罂,《庚辛玉册
》作鹁鸪英。俗呼蒲公丁,又呼黄花地丁。淮人谓之白鼓钉,蜀人谓之耳瘢草,关中谓之狗
乳草。按∶《土宿本草》云∶金簪草一名地丁,花如金簪头,独脚如丁,故以名之。
【集解】保升曰∶蒲公英草生平泽田园中。茎、叶似苦苣,断之有白汁。堪生啖。花如
单菊而大。四月、五月采之。
颂曰∶处处有之。春初生苗,叶如苦苣,有细刺。中心抽一茎,茎端出一花,色黄如金
钱。俗讹为仆公罂是也。
宗 曰∶即今地丁也。四时常有花,花罢飞絮,絮中有子,落处即生。所以庭院间皆有
者,因风而来。
时珍曰∶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
、花、絮并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庚辛玉册》云∶地丁叶似小莴苣,花似大旋 ,
一茎耸上三、四寸,断之有白汁。二月采花,三月采根。可制汞,伏三黄。有紫花者,名大
丁草,出太行、王屋诸山。陈州亦有,名烧金草。能 朱砂。一种相类而无花者,名地胆草,
亦可伏三黄、砒霜。
\x苗\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恭)。
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疔肿(震亨)。掺牙,乌须发,壮筋骨(时
珍)。
白汁∶涂恶刺、狐尿刺疮,即愈(颂)。
【发明】杲曰∶蒲公英苦寒,足少阴肾经君药也,本经必用之。
震亨曰∶此草属土,开黄花,味甘。解食毒,散滞气,可入阳明、太阴经。化热毒,消
肿核,有奇功。同忍冬藤煎汤。入少酒佐服,治乳痈,服罢欲睡,是其功也。睡觉微汗,病
即安矣。颂曰∶治恶刺方,出孙思邈《千金方》。其序云∶邈以贞观五年七月十五日夜,以
左手中指背触着庭木,至晓遂患痛不可忍。经十日,痛日深,疮日高硕,色如熟小豆色。常
闻长者论有此方,遂用治之。手下则愈,痛亦除,疮亦即瘥,未十日而平复如故。杨炎《南
行方》亦着其效云。
时珍曰∶萨谦斋《瑞竹堂方》,有擦牙乌须发还少丹,甚言此草之功,盖取其